第二十章 宣城贬太守(3/4)

作品:《误入贼船

然十分满意。但他还是为贬到宣城而耿耿于怀。一想到仕途将在这里颓废,不由得长长叹了一声:“唉——”

师爷走来问道:“大人,您对这里还满意吧?”

范晔道:“正合我意,只是污垢灰尘满屋。看起来很是不舒服。”

“大人,莫性急嘛。一朝一夕怎么消除得掉那积年陈垢,脏就脏点吧。”

“你这话好像有点弦外之音,能不能说明白点?”

师爷边为范晔沏茶边说:“倘若是膏脂,它们就不会留给下人来刮了。”

范晔听来好笑。没有吱声。饮了一口茶,瞅着师爷说道:“我细品着这里的水,虽然比不上建康的水清,可比建康的水甜,你觉得呢?”

师爷咂咂嘴:“是比建康水甜。但愿甜到底,永远莫变苦。”

“水怎么会变,又不是人?”

“只有人才会变?不,万物都在变,连天地也一样!不然,‘沧海桑田’之说从何而来?”

“噢!师爷说话倒是很有哲理。不知道你对前朝古代有何认识?”

“老夫在郡衙做事多年,看过不少书,从里边也悟出了不少道理。”

“你都看过什么书?”

“有许慎的,有班固的。”

“你最喜欢哪些书?”

“老夫最喜欢一书和作者许慎。”

“许慎何为你喜欢?”

师爷振振有词地说道:“许慎博古通今,人们称谓‘五经无双许叔重’。尤其是他写的,说明他对官场尔虞我诈深恶痛绝。他不愿把自己的才华和毕生精力埋没于无休无止的钩心斗角之中,便辞去太尉南阁祭酒,终生埋没在书山字海中,潜心研究学问,终于著成了,从古到今,许慎可是研究文字的第一人呀!”

范晔过去也曾读过许慎的,但对许慎其他著述了解不多,便问师爷道:“师爷,你能否吟出许慎的来?”

师爷随口念道:

htkjz(余无壮志可酬,

不弄官途扁舟。

愿与笔筒为伍,

〓草草文章皆千古。jz)ht

范晔听完,微闭着眼睛,思索起来。他思索的主题不再是“余无壮志可酬,不弄官途扁舟”,而是“愿与笔筒为伍,草草文章皆千古”。

从此以后,范晔好像变了个人似的,一忙完郡衙公事,便一头扎到书房内,研究起来。

当他展开时,不禁对作者班固肃然起敬,他能在司马迁补叙了当时有影响的制度和法令,又增王陵、吴芮、蒯通、伍被、贾山之传。还将张骞事迹从中抽出,加以扩充,立设专传。此外贾谊、晁错、韩安国等传中,增补了不少诏令奏疏。其中贾谊的尤为著名。比较完整地引用诏书、奏议,成为的重要特点。此外,边疆诸少数民族传的内容也相当丰富。

班固在志书和史表的撰作中,多有突破,显示其博学贯通的特点。如,虽事简略不详,但极为精要,如五志,独具匠心。

但班固依附外戚窦宪,热衷于功名利禄,歌颂权势集团,迎合统治者的意志否定了某些方面的成就,使得范晔多少有些疑惑,不禁萌发出修编详细研读起来。

这天,范晔正津津有味地看着中王莽撵刘秀的故事,忽听师爷在门外禀报:“太守爷,京城著作郎谢俨前来拜见。”

范晔放下手中的书道:“有请谢大人客堂就座。”

范晔收拾好书房,来到客堂,拱手说道:“不知谢大人前来,有失远迎,万望海涵。”

谢俨道:“范大人从建康到宣城上任已有半年之久,在下早就想来看看您,可就是抽不开身。这次若不是圣上让在下到宣城寻找一书,怕是很难和范大人会面啊!”

范晔道:“陛下怎么也关心起东汉的事情来了。”

“借古博今,历代君王不可不读。”

“你来得正好,我这里就有这本书。不过我还没有读完,这可如何是好?”

谢俨道:“范大人为何也读起来?”

“这本书把东汉以来的人和事、景和物描写得淋漓之尽,要想修编不可不读。”

谢俨,字瑗度,与范晔一样,出生在士族家庭,从小博览群书,尤其精通史经,善写文章。在朝中时常与范晔切磋古书典籍。范晔从秘书监调任彭城王府任参军后,他由秘书郎升迁为秘书丞,是朝廷不可多得的文职官员。当他听范晔说修编时大为惊讶,在感叹的同时,又有些疑惑地说:

“范大人欲修编实为难能可贵。不过,据在下所了解,有关已经有过不少版本。”

范晔道:“在下只见过晋司马彪的,不知还有哪些大家名人撰有?”

谢俨道:“三国时吴国人谢丞、晋时的谢沈、袁山松都著过,袁宏还著有,总共计十数部。大人再修编实为类同啊。”

范晔道:“纵观体例大致相同,都是在为君王歌功颂德,很少把平民百姓及巾帼英豪写进书内,我们修编时,不仅要收录帝王将相,也要收录烈女和文人骚客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误入贼船 最新章节第二十章 宣城贬太守,网址:https://www.254y.com/285/28533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