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春波门外(1/2)
作品:《锦衣豪雄》嘉兴县的春波门外,庞大的马车队伍占据了大半的官道,不过来往的行人们也都没有什么非议,实在是项元汴的名头太响亮,而且这位大名士的派头一贯都是如此奢侈,若是哪天项元汴轻车简从才会叫人们惊讶不已。
宽大的车厢里,铺了熊皮褥子,放着几案,四周角落里还摆着四个精致的铜炉,里面是烧的通红的银霜碳,散发的热气把整个车厢烘得如同初夏般温暖却不燥热。
项元汴懒洋洋地躺着,一袭白色单衣,衣襟敞开,时不时地挑起车帘子,让外面的冷风吹进来打在胸膛上,而那副《咏蛙图》则在他随手可拿的地方,若是觉得倦怠了,他便会打开观赏一二,同时也在揣摩这画上的技法。
车队前方,项北燕一身短打劲装,骑着马,腰里别着刀,他当年是项元汴祖父的书童,同时也是护卫,即便年老了筋骨不如以往,但仍旧是威风凛凛,指挥着项府的家丁有条不紊地护卫着车队前行。
项家的车队人数近百,其中一半都是家丁,这些家丁可不是一般大户人家的健壮奴仆,而是个个训练有素,带了朴刀弓箭,等闲衙门里的官差和巡检司的士兵用的兵器都未必有他们精良。
放在承平年间,这样的武装家丁自然是犯忌讳的,不过自从东南闹了倭寇以后,官军屡次战败,那些地方上的官绅豪强,自然都是纷纷蓄养门客,武装自家的家丁用来抵御倭寇,有时候倭寇能击败官军,却未必能在那些官绅豪强的家丁面前讨得了好。
项家在嘉兴府家大业大,甚至被人戏谑地称为项半城,这家里蓄养的家丁数量自然不少,一百多的武装家丁,便是嘉兴县衙门都未必拿得出这般数目的精锐士卒,不过项家在城外的田产众多,这些家丁平时大半都在城外的庄子里。
过去几次倭寇攻打嘉兴府,也都拿项家在城外的庄子没办法,项家的庄子的墙头修得又高又结实,有五十多精锐敢战的家丁,再加上为数众多的佃户男丁,除非是倭寇大队人马围攻,要不然根本就拿不下项家的庄园。
项家的产业大半都是项北燕在打理,过去几次倭寇试图攻打项家在城外的庄子,都是他带领着项家的家丁给打了回去。
项家的车队后面,也跟了近百人的车马队伍,全都是受了陆府请柬的名门俊彦,他们可没有项元汴出行那么大的派头和奢华。就算家里也是奢遮的官绅子弟如张凤来,身边也就跟了个书童随身伺候,此外也就是四名护卫,再加上一名赶车的车夫。而像萧维翰这样家境一般的,除了个随身书童,便是连辆马车也没有的。
“项叔,外面那些人里,可有入眼的?”
项元汴挑起帘子,看到正策马到了车厢附近的项北燕,闲的无聊的他不由问道,他这次出行,自也带了家里的歌姬舞姬,不过他虽然放浪形骸,但是在外面总还要顾忌着项家的名声,不然他早就让元姬和云娘在车上伺候他了。
“老爷,后方队伍里,倒是有一名士子,看上去颇为特别?”
项北燕见项元汴询问,就知道自家这位老爷估计是无聊了,想找个人上车随意聊聊,他刚才也去了后面跟随的队伍里转了一圈,看看有什么值得自家关注的人物。
嘉兴县不算大,有点名气的士子基本上都是府学里的人物,不过项北燕也知道自家老爷并不是很待见那些八股文做得好,但是诗词书画做得一般的士子,觉得都是些面目可憎的俗物。
“哦,是什么人,能让项叔你高看一眼?”
听到项北燕的话,项元汴来了些兴趣,自己这位老管家的眼光向来不错,能叫他看中的必然是有些特别之处。
“老仆打听了下,那士子叫萧维翰,刚入府学半年多,就和张凤来不相上下,而且工书善画。”
项北燕看到后面队伍里,萧维翰是唯一一个步行的士子,而且神色自若,便有了些兴趣,便找人打听到了萧维翰的底细。
萧维翰祖父曾经中过举,他父亲却只是考了个秀才,萧家的家业不大,在城里只能算是普通人家,不过这萧维翰倒是个读书种子,一路进学,顺顺当当地考了秀才,进了府学,因为成绩优异,很快便成了禀膳生。
在府学里,禀膳生也算不得什么稀奇事,这萧维翰之所以能出名,便是他进了府学后,每次府学里教谕考教功课,他总是能和张凤来不分高下,而在此之前,张凤来算得上是一枝独秀,把其他人都甩得很远。
“这萧维翰据说书画不错,曾有商人愿出二十两银子向他求画。”
二十两银子,对项元汴来说,根本算不得什么钱。不过这年头一户普通人家一年收入也就二十多两银子,这萧维翰又没有什么名气,有商人愿意花二十两银子买他的画,倒也足以说明他的画应该有些水平。
“既然如此,项叔,你去请他过来一见?”
项元汴来了兴致,便朝项北燕吩咐道,这平湖虽然离得不远,可也都得走上两天才到,他这一路上没人陪着聊天,倒也实在闷得慌,心里面只盼着这萧维翰可别是什么俗物,不然他宁可在车厢里一个人赏画看书,也不愿和一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锦衣豪雄 最新章节第八十三章 春波门外,网址:https://www.254y.com/138/13884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