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查探大营(2/2)

作品:《锦衣豪雄

个既聪明又够勤奋的,其他的依然是个个老粗。

林河最喜欢的就是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戚继光这样的名将打交道,他那点浅薄的军事知识根本不够用,哪怕他能够把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整本写出来那又如何。

“南塘兄看到我那些家丁了吧,我是打算教他们识字读书,讲官话,日后去学校里给那些平民子弟做个启蒙先生。”

在戚继光面前,有些事情林河也不藏着掖着,反正他回嘉兴以后要开学校是迟早的事情,沈科、刘存义他们都不在乎,想来戚继光也是一样。

听到林河要教白日里见到的那些林府家丁识字读书,戚继光也不由愣住了,便是再豪奢的大户人家,也断不会让每个家丁都识字读书,像他们戚家也是世代武将,在当地也算得上是大户,可他身边也只有从小陪着长大的戚元八有资格跟他一起学文。

“这是《嘉靖正音》,乃是小弟闲暇时所作,侥幸得了沈大人和总宪大人看重,不日要献给朝廷,而这本则是小弟平时里有感穷苦人家识字不易,故而特意精简了比划……”

来戚继光这里时,林河自然是早就做好了准备,拼音这东西,本来就不是什么秘密,便连胡宗宪也不知道,等回到嘉兴以后,便会由沈科正式向朝廷献书,他此时拿出来给戚继光过目,倒也不算什么。

除了拼音,林河还拿了简体字出来,这年头文人造字本就不是什么稀奇事,历朝历代都有人专门造些冷僻字出来体现自己的学识,更何况林河这简体字本就是为穷人准备的,如今那些士大夫嘴上喊得是要教化天下,可正要有谁去给那些穷人普及教育,这些士大夫只怕是反对居多。

戚继光是山东人,早年又在京师待过很久一段时间,所以他的官话可以说是极为标准,那本《嘉靖正音》他初时翻看还不以为意,但是慢慢看到后面时,他已是不停地请教林河各种声母韵母的发音,到了后来更是不由击节赞叹了起来。

“惊仙大才,竟然能用如此直白的文字讲透语音变化,此书上献朝廷,定然能够刊行天下。”

戚继光说得是真心话,他是武进士出身,不但上马能杀敌,下马亦能赋诗作文,真要论起文采来,只怕不比那些正牌进士差,不过他身上却没有那种文人天老大我老二的臭脾气,那通篇白话文的《嘉靖正音》看得他是津津有味,在他看来这书正合该于东南军中通行。

说起浙江剿倭的官军,那当真是天南海北成分复杂,从辽东到闽南,从西北到山东,以前剿倭不利,官军之间无法配合也是个大问题,而这其中最大的一条原因便是口音不通,像是北边的官军遇到闽浙的官军,那简直就是鸡同鸭讲。

“惊仙,你这书可否给我一本。”

戚继光麾下的官军是七拼八凑而成,那口音问题自然也是他头疼的事情,原本只能靠时间慢慢去磨,但如今有了林河这本《嘉靖正音》,那便是有了速成的训练官话的法子,他自然是不愿意放过。

“这本来就是带给南塘兄的,我还怕南塘兄瞧不上眼呢!”

林河自然是把那本《嘉靖正音》的白话版送给了戚继光,至于另外那本简体字版的《说文解字》,他就不拿出来了,他觉得时机还没到那份上。

期间两人又谈了不少关于军队建设的内容,林河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不假,但是再先进的军事理念和军事制度也要符合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他手上是有好东西不假,可并不适合现在一股脑拿出来,所以他也只是挑拣着一些东西和戚继光讨论。

戚继光倒是没有觉得林河东一榔头西一锤子的内容有什么不妥,反倒是觉得这才符合林河的身份,毕竟林河不是正儿八经的武将出身,可他讲的东西已经比大明朝九成九的武将都更厉害了,在戚继光眼里,林河缺的不过是独领一军的经验罢了。
本章已完成! 锦衣豪雄 最新章节第一百四十七章 查探大营,网址:https://www.254y.com/138/138841/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