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查探大营(1/2)
作品:《锦衣豪雄》窝里带着手下们潜入倭寇大营的过程很顺利,虽然倭寇的来源五花八门,有来自日本国的武士,闽浙沿海的武装海商,豪强,海盗,甚至还有那些沿海卫所的逃亡军人。
这些人里或许有那么一两个像样的人物,但是真正精通军事的并没有,哪怕是徐海这个屡次打败官军的所谓靖海大将军,依仗的也不过是倭寇敢打敢拼,而官军没有作战的勇气。
倭寇大营的外围,压根就没有什么暗哨,窝里带着人按着新五郎的地图靠近了一处福建海盗王麻子的营地,让这个以前在九边时常和套虏打交道的夜不收头子都不敢相信一行人混进去是那么简单,简陋的营地只有两个象征意义的望楼,上面值守的倭寇根本就在打瞌睡。
“这些倭贼简直就是群乌合之众!”
窝里心中不忿地骂道,不过他想不明白的是,这些倭寇比起套虏差得远了,可是官军居然还老是打败仗。
夜不收都是一群胆子很大的老兵痞,向来都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当然他们从不玩命,狡诈如狐,凶狠如狼,大概是对他们最好的概括。
在见识到了倭寇大营近乎于无的防备之后,窝里大着胆子在倭寇大营里面,踩了好几处盘子,虽说验证了那个叫新五郎的倭贼画的营图确实没差错,倭寇的防御也有够松懈的,但让他皱眉的是,倭寇大营里压根就没有所谓的粮仓重地。
聚在徐海旗下的倭寇,都是各自按照地域亲疏的关系立了营寨,而他们的粮草也几乎都是自带,徐海虽然也曾动过用粮草控制这些名义上的手下,但问题是这些家伙都有自己的船,而且也都互相串联好了,所以徐海最后也只能把粮草直接发到各家手里。
夜袭这种事情,窝里在九边的时候,不是没有干过,正所谓计毒莫过于断粮,没见那些酒肆茶馆里说书的先生讲什么三国隋唐五代宋金的演义故事里,夜袭敌营就是为了烧粮草,没了吃的,任你再厉害的军队,也只有士气崩溃,大败亏输。
窝里最后带了夜不收回营,林河让他们带上的两个军中的东莞打手,倒也起了大作用,离开倭寇大营的时候,一行人有些松懈,遇到那起夜的倭贼,便是这两个东莞打手用广东话糊弄过去。
……
窝里他们夜探倭寇大营,用了半夜的功夫,林河也就被戚继光拉着聊了大半夜,对于鸳鸯阵,戚继光研究了一段日子以后,自是想要和林河好好讨论一番。
林河知道自己的斤两,他画的鸳鸯阵阵图还有各种变阵以及兵器样式,不过是照本宣科地画了一遍,写了一遍,真让他和戚继光讨论各种细节,那还真是班门弄斧了。
于是林河索性扬长避短,转而和戚继光讨论起了军队建设,“南塘兄,这鸳鸯阵不过是我纸上谈兵,具体威力如何,还是要看战场上的表现?”
“我倒是觉得,这练兵才是重中之重。”
和戚继光闲聊胡扯了一番,林河最后还是绕到了军队建设的问题上,如今戚继光手下的官军虽然号称新军,但却仍旧是那些老式的官军各部七拼八凑而成,虽说拣选的都是精锐青壮,但是暮气沉沉,根本不是后来戚继光用义务矿工和农家子弟为骨干建立的戚家军能比的。
这时候的戚继光,虽然号称有名将之姿,但他的资历在大明军中仍旧只能算是个新人,而同样戚继光的军事思想也未曾达到两年后真正组建戚家军的高度,所以他对于已经被自己认定为精通军事的林河的见解极为重视。
“那倒是要请教惊仙了。”
“南塘兄,请教不敢当,不过是在下的一点妄想。”
一番乱侃之后,戚继光和林河已经是颇为亲近,他唤林河表字,林河唤他名号,倒也是显得很热络。
在林河心里面,大明军队现在实际上处于颓势期,嘉靖一朝,大明军力衰弱,在北方的防线几乎被套虏给打穿,基本上俺答汗是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南方的话,倭乱频繁,但倭寇看着凶悍,实际上全都是群乌合之众,所以俞大猷和戚继光手下只要练出一部像样的官军,倭寇就根本不足为惧。
戚继光出镇蓟辽,能打得套虏不敢寇边,与其说是戚家军够强,倒不如说是张居正的改革让大明朝廷有了足够的银子,实际上戚家军离了戚继光,也就是比普通官军要精锐一些。
总而言之,哪怕戚继光的戚家军再强,在林河眼里仍旧是旧式军队,所以他和戚继光聊的主要还是他理想中的军队构成。
“士兵若不识字不明理,又如何知道为何而战……”
戚继光对于在军队中普及教育并不抵触,甚至于他觉得林河和他想到了一块去,而历史上戚家军就有严格的考试制度,只不过受限于这个时代教育的成本太高,戚家军最终的各项考试还是以军事技能为主。
“惊仙所言极是,只是哪有先生愿意教军士们识字读书,而且军中士兵年纪偏大,让他们认字,只怕是连名字都记不住。”
戚继光听着林河的一番话语后,忍不住叹道,他以前在山东的时候也不是没抬举过手下的军将识文断字,可惜除了一两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锦衣豪雄 最新章节第一百四十七章 查探大营,网址:https://www.254y.com/138/138841/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