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划清关系(1/2)

作品:《风华谁人染之参商篇

“臣最近都忙于公务,坊间的故事没怎么留心,不过臣倒是听说了一个佛教的故事。”高敏成洋装冥思苦想了片刻,最后敲定说出某个故事。

“佛教?哀家还以为你又说江湖侠客的风行事迹。”太后神色未变,但语气透着几分惊讶。

佛教?辛久夜瞬间回想起自己曾经与高敏成聊天时说的某个佛教故事,那故事是她从电影中摘录的。

“这佛教的故事比较特别……

阿难尊者是提婆达多的亲弟弟,也是释迦牟尼佛的堂弟,为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阿难出家前,在道上见一少女,从此爱慕难舍。

阿难对佛祖说:我喜欢上了一女子。

佛祖问阿难:你有多喜欢这女子

阿难说:我愿化身石桥,受那五百年风吹,五百年日晒,五百年雨淋,只求她从桥上经过。

佛祖将阿难化成石桥,某日等那女子从桥上经过,那也便只是经过了,此刻已化身成了石桥的阿难,注定只与风雨厮守。这一切阿难都明白,仍旧只为那场遇见而甘受造化之苦,不悔不恨。”

“……五百年风吹,五百年日晒,五百年雨淋,世间哪有不求回报的付出等待,故事必定只是故事。”太后波澜不惊的眼神中终于有了一丝异样的情绪。

“爱是付出,欲是索取。”高敏成半阖双眼,神思貌似已飘远。

“你这孩子,原来还是个情种啊!听含瑞他们几个谈论你,还以为你个多情的公子哥。”太后很不客气地打趣道。

高敏成的面部表情霎时僵硬,低声辩驳道“那都是误传……”

“呵呵,哀家信你,不过你这故事是从哪儿听来的?”太后说完后抿了一口茶,似乎她只是随口问问。

“听臣一朋友说的,朋友就是臣身后的这位。”高敏成头未回,用眼神向太后示意自己的身后。

太后抬眼望向高敏成身后的白衣男子,这是高敏成他们步入长乐宫以来,太后第一次正视辛久夜。

“朋友?他不是你侍从吗?”太后收回目光,不解道。

“她今天是臣的侍从,之前他不是。”高敏成突然语顿。

“何意?”太后被高敏成的话挑起了兴趣。

“她是位修行者,也是臣的好友,今天早上她推算臣今日会有横祸,于是做臣一日侍从,护臣一日。”高敏成面色镇定,说得很逼真。

“原来如此,辛久夜,你从何听说这个故事?”太后似乎信服了高敏成的话,转而看向辛久夜。

“草民曾游历西域,在路上遇到几位僧侣,他们讲经论法时也会说几个故事,草民故此得知。”辛久夜抬头对上太后隐含探究的目光,开始发挥所长,编故事。

“看你年纪轻轻,既然都已游历过西域,不简单啊!你年方几何?”太后见辛久夜言语不徐不疾,神色从容,如同被打磨后的美玉,气质斐然,不禁眼底尽显欣赏之意。

“二十七岁。”

“都这么大了,真瞧不出来,可成家了?”太后蓦地来了八卦之心。

“没有。”

“你生于何处?”太后目光紧锁辛久夜,似乎这个问题很关键。

“西方的一个国家。”辛久夜估计太后内心已有猜测,需要她的出生地证实一下。

“西方……哪个国家?”太后追问道。

“欧洲。”

“哀家只听闻西方有大秦、天竺、大食国,没听过欧洲……”太后垂目回想了片刻,悠悠说道。

“欧洲还在大秦的西边,与大召中原几乎不往来。”辛久夜估计这“大秦”指的是东罗马帝国,这世界也有欧洲,但不一定叫这个名字。

“看你长相偏向中原人。”太后仔细打量了辛久夜,越看越觉得像某人,连气质都很类似。

“家父是中原人,游学到欧洲,在当地成家立业,草民长得像家父,所以像中原人。”

辛久夜的这几句话瞬间打消了太后的猜测,也让高敏成明白了辛久夜不愿与皇室宗亲扯上关系,她不留恋这里的亲人,她坚定回到故土的信念。

太后看向辛久夜的眸光蓦然清明了几分,之后不再询问,夸了句辛久夜超凡脱俗,与高敏成随便聊了一炷香后,就让他与辛久夜离去了。

高敏成与辛久夜不知,在他们离开后,一浅衣长袍的中年男子从侧室走出,掀开珠帘,走近太后,语气慵懒道“母后,我都说了,除了含乐与含瑞,我没有其他子嗣,也不可能有。”

“我知道你始终如一,除了王妃,任何女子都入不了你的眼。”太后目光柔和地望着自己的爱子——兰平王。

兰平王听后,面色毫无波动,双眼如同沉静的潭水一般,深不可测,似乎太后说的那个人不是他自己。

“不知为何,每次瞧看辛久夜,都能在他的身上看到你年少的影子,仿佛恍惚间回到了二十多年前。”太后没有留意到兰平王晦暗的神色,望向殿外辛久夜刚刚离去的方向,思绪飘渺。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风华谁人染之参商篇 最新章节第八十二章 划清关系,网址:https://www.254y.com/87/8739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