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纸上谈兵由来早(1/2)
作品:《稷下春秋》卫少侯此话一出,在大殿一角的男子微微一笑,而众多兵家弟子在愣了一下后,纷纷质骂起卫少侯,不尊圣人之言。
卫少侯就静静的站在那里,看着一群人义愤填膺的对着自己,脸色平静仿佛在骂的那个人不是自己。
大殿上嘈杂的叫骂,伴随着泄愤般怒拍桌子的声音不断的传来,甚至有人双手紧握,脑上青筋依约可见,显然在遏制自己动手的冲动。吴庸站在原地先是一阵愤怒后迅速冷静了下来。看了看平静的卫少侯和身后的朋友们,眉毛皱了皱,卫少侯此言绝非无稽之谈,也不仅仅是为了引起兵家弟子的怒火,到底是为了什么?
吴庸越想越觉得不对,咳嗽了一声,然后对卫少侯说道:“不知卫公子觉得圣人之言如何不妥?”
卫少侯闻言嘴角一挑,到底是吴起后人,还没有蠢得太厉害。卫少侯点了点头说道:“圣人之言非有不妥之处,只是差在一个时间上。”
吴庸闻听此言,想了想觉得此话好像有些道理,但仔细一想又想不出来为什么,只是看着卫少侯不说话。而其身后的众人因为吵杂的骂声没有听到卫少侯的话,只是见卫少侯好像说了什么,吴庸就立刻不说话,败下阵来。
众人见此,立刻起哄道:“吴庸你行不行啊,不行就直说,兄弟们找人替你。”一边说着一边对身边的人哈哈大笑。
吴庸刚刚有的一点灵感,被这声音打断,转身看了看身后的众人,骂了一声:“愚蠢。”身后的人见吴庸骂他,撸着袖子就要上来动手,被一旁的人拉住,“你是不是傻,平时你就辩也辩不过他,打也打不过他。就算你替他下来,卫少侯你能辩的过吗?到时候丢人的还不是你自己。现在丢人就让吴庸一人去丢,你何必上前找不自在。”
动手那人一听觉得在理,讪讪的退了下来,又觉得这样退了下来自己没有脸面,随即说道:“你小子今天运气好,老子放过你。”
卫少侯看着眼前这一幕,摇了摇头,颇为惋惜。那人见此虽心有不忿,但知道自己上去是找不自在,便忍了下来。
吴庸见身后之人不再吵嚷,便对卫少侯说道:“还请公子解惑。”
卫少侯点了点头说道:“你们认为,兵者当为一也,我也觉得是对的。但是后来想了想发现了些许不对。”
“军队行止尊号令,号令掌于一人之手,而这人若有异心,那整个军队岂不危疑?”
吴庸听闻立刻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如若号令旁落,到领军之时,号令散乱,兵行不一,岂不是更加危已?”
卫少侯只是想了反例,完全没有想到接受这个反例之后军队会产生的后果,闻言也是停顿了一会,这才说道:“此事我也尚欠考虑,但是可以效仿虎符之令制定一套传令之法。到时命令传达自可有一套验证的手法,保证命令准确无误。”
吴庸闻言点了点头,“卫公子说的不错。但是这样就会造成整个命令下达缓慢,然后对敌之时,处处落于人后,这就会导致大败。对敌之时争得先机,如此先机没有,自然百战而怠。”
“若是如此,那军队只能寄希望于将领的才能,一旦将领才能不行,不知对方深浅,盲目出击,就会断送整个军队的性命,如此一来我看整个兵家没有能够胜任之人。”卫少侯闻言知道在纠结与此上,无论如何也论不出什么,只好换了个方向继续反问道。
吴庸被卫少侯反问一句,心中有了怒气:“我兵家之人如果不能胜任此职,那何人能胜任,我兵家自创建以来,日夜研究兵法,阵势。若论带兵打仗,我兵家无出其右。”
卫少侯闻言笑了笑,想到了战国后期的赵括此人,此人虽有才能但是跟现在的兵家众人有何区别,只会凯凯而谈,遇到白起计谋还不是傻傻的冲了进去,成功的为白起筑起了威名。更是贡献了一场后世闻名的长平之战。
卫少侯想到此处抚掌说道:“好,那我且问你,若秦国来袭,我等如何抵挡。”吴庸闻言说道:“当挥军西下,于此决战。”
“大错特错。”卫少侯冷喝一声,继续说道:“你知道在哪交战对我们最有利吗?你知道秦军善用什么武器吗?你知道我们的军地善于何种战阵吗?你知道我们该用何种计谋吗?你知道……”
吴庸被卫少侯这一连串的疑问打的哑口无言,愣在原地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卫少侯见吴庸如此表情,冷笑一声:“这也不懂,那也不懂,你就敢带兵打仗,还嚷嚷着若论带兵打仗非你们兵家莫属。你说的这句话倒是对的,但说的不是你这种只会纸上谈兵的废物,说的是真真正正带兵打仗,与敌人生死相对的将士。只有他们那些真正能够面对敌人,奋勇杀敌的人才算的上兵家。”
被卫少侯一顿抢白,吴庸彻底败下阵来,只是说道:“圣人不可能欺我等。”
卫少侯闻言摇了摇头:“圣人自不会欺我等,老子阅遍万书,而后行走天下,是为了验证心中所想。孔圣至上先师,知识渊博,但见两小儿辩日,也心生迷茫。尔等才刚刚读了几天的书,为经历战场就敢言带兵打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稷下春秋 最新章节第五十七章、纸上谈兵由来早,网址:https://www.254y.com/86/8666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