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新商机(1/2)

作品:《农民天王

停在路边的车上,下来一个近五十来岁的男人,身材精瘦,穿着老式黑色夹克,蓝色牛仔裤,棕色皮鞋。

这人关上车门,蹲在马路沿儿上,从上衣里兜掏出烟,遥遥递向杨元:“嗨,小伙子,来,抽颗烟,我搭你个话!”

这人操着一口浓重的平廊口音。

平廊县和武灵县一样,同属云州市管辖。但是那边的说话口音和武灵这边有很大区别。

搭个话,就是想找杨元问个话。

杨元走上前接过烟,这人给他和自己点燃后,冒了口烟,指着打谷场的玉米秸秆:“小伙子,这是你家的?准备弄青贮饲料哇?”

杨元心里满是疑惑,但面上不露声色,点了点头道:“是哩!”

“哦,可弄的不少咧!那你们这个青贮,咋个卖法?一吨要多少钱?”

杨元挠了挠头,不好意思的笑道:“呀!这我也不知道哩,这我家里弄的,我还在外面念书哩,这是学校放假了,回来耍几天。这价钱我也不是很清楚!”

“噢……,小伙子是在读大学了?好好念,以后有肯定大出息。”

杨元赫然:“哎,现在大学生也不行了,随便找个人都是大学生,毕业了都不好找工作哩。那个,叔您家里是养啥的?”

“养牛滴,肉牛!”

“喔,叔是想买俺家这个……青贮饲料呗?

要是要的量大的话,我回头给您问问,您给留个电话,到时候给您回信。就是不知道您平时买的价格多少?

你看我也不懂,不敢给您个确定的价格!”

“好咧!小伙子,你回去给我问问你家大人。

你放心,我家里养了五六十头牛咧,一头牛一年能吃12吨秸秆哩,你算算,量还能小咧?

我平时都是在豫省买的青贮饲料,价钱倒不贵,一吨150,可运费贵哩,都快赶上秸秆的价钱咧。

你回去说,只要是这个价,那以后,青贮我都从你家买。有多少要多少!”

杨元心里暗暗吃惊,面上依旧不露半点。

“哦,那个叔,我常年在外面念书,也不懂这个。咋您养的牛,吃这么多青贮秸秆啊,不是喂草么?”

杨元装了五谷不分的书呆子模样。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

虽然都是搞养殖的,但是养猪和养牛可不一样,杨元不清楚里面的道道。

这人倒是没多大疑心。

他家小子都结婚了,回家照样啥事不懂。

有次回家,指着院里晒着的荞麦问他娘,这黑乎乎的啥玩意儿?能吃么?

这读书读的,除了整天坐在电脑前,啪啦啪啦的敲键盘手快了。

农家活儿,是啥也不知道。

“嗨,哪有那么多草?割这么多牛吃的草,还不累死个人。你以为是村里人放养的牛呀,赶坡上让它吃就成。

养牛场牛都是不出圈的,都是干草和青贮搭配着喂得。干草要从蒙省往回运。那边有大草原!

不过牛爱吃青贮,那玩意儿香,适口性好!

嗯,打个比方说,这青贮啊,就跟人吃的白面一样。

那干草,就是玉米面窝窝头!”

杨元笑呵呵道:“叔,你这话可说错了,现在玉米面窝窝头在大城市里,可比白面馒头稀罕!”

“嘿,城里人那是平日里饭菜油水太多,时不常吃点粗粮换换个口,清清食道,觉得还挺有味儿!

你要让他们半点油水不沾,一天三顿,光喝稀糊糊,吃糙面窝窝头。

用不了半个月,你看他还会不会惦记着减什么肥!啥肉都急着吃!”

两个人都乐了。

杨元从自己兜里掏出烟,给他递了根续上:“那叔你养那么多牛,咋不自己也弄青贮呀?这玉米秸秆不都现成的么?”

两人聊开了,这人也没什么好瞒着的。

“自己弄不划算啊!光是材料设备一套下来就不少钱。”

这人指指打谷场上的玉米秸秆:“不信,你回家问问你家大人,投了多少钱。

再说养牛场就够我忙乎了,哪有时间?算下来,还不如我直接买做好的青贮合算呢。

说起来,你家大人有眼光啊!咱们云州没有做这个青贮的,就整个晋省都没几家。”说着竖了个大拇指。

“你回去好好和你家大人说说,放心,只要价钱合适,那就不愁卖,到时候我给你介绍几家养牛场,有几家规模比我的还大,养上百头牛咧!”

杨元乐呵呵的道:“好哩!那先谢谢叔了!”

“嗯,这是我电话号码,你记下,我姓邢,邢八里。回头记得一定给我打电话。”

杨元掏出手机,记上通讯录,备注上养牛场。

“好了!”

这人合上手机,站起来瞅了瞅打谷场的玉米秸秆,稍微皱了皱眉。

“你家这秸秆得尽快弄咧,你看看上面一层都快晒干了。干了可就不好卖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农民天王 最新章节第五十二章 新商机,网址:https://www.254y.com/86/8658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