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知青事件 二(1/2)

作品:《杨槐柳

得知江北知青事件消息后,十一期间,姜大军趁放假赶了回来,几个人一商议,决定以特别奖励的形式给予所有工人一次性发放30到50元不等的节日补助。随后,姜大军又急匆匆返校。

邵保国、何俊成及时召开职工大会,通报了前期工厂生产和销售情况,宣布了这一决定,全厂欢声雷动。邵保国激动的向大家简要通报了投产一个月来所取得的成绩,介绍了这次羊城之行的感受,为工人们描绘了一幅无比灿烂的前景:

“同志们,经厂委会研究决定,我们将不断地扩大生产规模,招收更多员工,联系更多的批发商和零售商,设计开发出更多更好的产品,打入南方市场,并进而开拓全国其它市场,同时,厂委会还决定,今年11月,我们将带着我们的最新产品,参加第46届羊城秋交会,争取将我们的”澜美人”系列产品推向全国、推向世界,为国家赚取外汇,为我们自己创造更加富裕的生活!

同志们,中央改革开放的方针已经给我们指引了一条光明大道,只要我们上下一心,更加勤奋,更加努力,我坚信,前些天的悲剧绝不会再次重演,更绝不会发生在我们和我们的后一辈身上,我们一定能够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属于我们的更加美好的明天!”

在场的九十多人报以热烈的掌声。有几个女知青还兴奋的流下了热泪。台上,赵倩激动地拍着巴掌,看着平时寡言少语的邵保国,两眼奕奕放光,一脸的崇拜。

这一天,工人们热情高涨,自觉的加班到午夜,何俊成、赵倩两人几次劝大家早点收工,工人们却纷纷表示要用实际行动补回浪费的时间,及时完成订单,不给工厂造成损失。何俊成无奈,只好和赵倩一起敲开隔壁副食商店的大门,买回来几大箱饼干,给大家宵夜。

同一时间,省委大院,省政府大楼三楼。

姜泰民还在伏案工作。武宾几次轻手轻脚推开里间的房门,从门缝往里偷偷看一眼,或进去给姜泰民茶杯里续点水,见姜泰民一直皱着眉头沉思,不敢打扰,只瞟了一眼,看见案头上分别是省市劳动部门和各区政府送上来的有关知青工作的十多份报告。便蹑手蹑脚的退出,轻轻地带上房门,坐在外间办公室里,也沉思起来。

接下来几天,姜泰民默着脸,一连视察了几个大型工厂、商场、学校;之后,又换了一身普通打扮,像个邻家大爷一样,到数个菜市场、理发店、修理厂甚至澡堂等随看随访,不时停下来,和一些人随意的说着家长里短。如此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不合常理的行程安排,看得随行一帮政府官员一脸迷茫,摸头不知脑。只武宾心里清楚,姜泰民需要了解什么。

这一天,姜泰民在区一家街道火柴厂视察出来,微不可察的又摇了摇头,黑着个脸,闷声闷气地问陪同的区委黄文斌书记和尹本雄区长:“你们能够拿得出手的就业安置点、青年创业点就这些?”

黄文斌和尹本雄面面相觑,一时嘴里喏喏的,含混的说不清,额头上马上沁出一层细密的汗珠来。武宾见状,忙插嘴道:“他们在中山路有一个刚办的点,时间不长,规模不大,据说也就四五十人,但全是知青,因为担心知青们见了领导,瞎说一气,所以不敢带您去看。”

“去,怎么不去?我们共产党人连死都不怕,还怕人家说几句难听的话?”说着,狠狠地瞪了武宾一眼,抬脚就走。黄文斌、尹本雄相视一眼,都摇摇头,一头雾水,心里头七上八下,忐忑不安,忙跟了上去。

中山路离这里不远。十几分钟后,武宾将他们带到离百货商场不远的一座三层小楼前停下。众人抬头一看,门两边分别挂着两块白底黑字的牌子,左边是“澜美人服装厂”,右边是“君子兰物质贸易公司”,两块牌子上方都有一行小字“市公安局”,临街的两间房子墙壁拉开,用玻璃隔成一个橱窗,里面挂着几套式样新颖的女装,黄白红紫,花色各异,煞是好看。

姜泰民看了厂牌一惊,又俯身看了看橱窗里那些服装,觉得有点眼熟,愣了愣,看了武宾一眼,不发一言,抬腿大步进了一楼。

此时,得到消息的邵保国、何俊成、赵倩三人已忙不迭跑下楼来,见到一大群人跟在一位相貌威严的长者身后,呼啦啦涌进来,霎时就将门厅挤得满满当当的,一时有点不知所措,武宾认得邵保国三人,忙上前在邵保国耳边嘀咕了几句。邵保国听了,连忙上前,对着姜泰民“啪”的敬了个标准的军礼,道:

“首长好!欢迎您前来检阅视察!”

姜泰民一愣,脸上露出一丝亲切的笑容,握了握邵保国的手,又随着邵保国介绍,和何俊成、赵倩一一握手,问道:

“何厂长,听说你们这里的工人都是知青?有多少人?”

何俊成答道:

“报告首长,除邵厂长是部队转业外,其他91人全都是知青。”

“91人?都在哪儿呢?”姜泰民又是一愣,惊讶地问道。

何俊成回答道:“嗯,8月份还不到60人,这个把月工厂活多,忙不过来,又赶上知青们请愿,为给政府分忧,我们就又招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杨槐柳 最新章节36、知青事件 二,网址:https://www.254y.com/86/8652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