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进入《拯救大兵瑞恩》(1/2)

作品:《无限进化基地

1944年6月6日,英美联军在法国的诺曼底开始进行大军团的全面登陆,试图从西部直取德军总部柏林,而在地面部队的登陆作战之前,部分分队已经空降到了远离诺曼底的法国内陆地区,试图在破坏骚扰德军的部署能力之后再与登陆的部队集结,以便于进一步进行大规模的组织进攻。

6月6日的早晨,海面上波涛起伏,刺骨的寒风掠过英吉利海峡,直扑法国诺曼底。此刻王守道正在登陆艇上,手里拿着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腰上皮带挂着长达40多厘米的1905刺刀,登陆艇上挤满了士兵,正随着登陆艇上下起伏,海浪非常凶猛,不时的有浪头打进来,后面的约翰·米勒上尉不停的大声喊;“所有人枪口朝上,登陆艇门打开后,不要停留,必须立刻向前冲,下去以后不要聚集在一起,尽量散开,动作一定要快,不要迟疑,德国人的子弹可不会犹豫……”

美英联合登陆舰队掩护登陆的驱逐舰队和护卫舰队拼命的向岸上倾泻着火力,试图压制岸上的炮火,停留在海峡中线的战列舰炮火也怒吼着,炮声像滚滚闷雷,炮弹拉起长长的弧线,恶狠狠的砸在奥马哈海滩上,掀起高高的碎石泥土。

德国人不甘示弱,各种口径的海岸炮全部开火,力求把登陆部队消灭在航渡中,滩头上。双方的炮火在奥马哈滩头交织出密集的死亡火网,震耳欲聋。不时的有登陆艇被防御炮火击中,把破碎的人体和登陆艇碎片抛向空中,炸起大大的火球。

王守道紧紧地靠着登陆艇船舷,努力维持着平衡。从和平世界一下子进入这战火纷飞的血腥战场,让他紧张的有点腿部抽筋,他拼命的活动着腿部。在任务电影场景里死亡可是真正的死亡,这是菜鸟淘汰场景,死亡率超过一半。他可不想就这么死了。

王守道目前的优势是看过这个电影,知道整个场景的走向,故事推进的脉络。他紧张的回忆其中的细节,他知道,只要能在奥马哈海滩活下来,后面的战斗顺利完成问题不大。到了滩头以后,绝对不能靠近主角约翰·米勒上尉,太吓人了,凡是他前面的士兵,没有一个能活的,全部死的很惨。他后面也不行,约翰·米勒上尉上了滩头以后,看见一个士兵被击中,就拼命拽着他往前面跑,结果一炮打过来,生生地把这个士兵炸断了,而约翰·米勒上尉毛都没有伤到,还有那个倒霉的通讯兵,别人躲在沙堆后面都没有事情,他偏偏靠在约翰·米勒上尉旁边,被一枪爆头,那真是惨烈,所以上尉旁边那是绝对的生命禁区。

奥马哈海滩的战斗太血腥了,这场登陆战被称为《奥马哈血肉磨坊》,不是没有道理的,是美军二战期间经历过的最残酷战役之一,和硫磺岛登陆战,冲绳岛登陆战并列,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波次登陆艇渐渐地靠近奥马哈海滩。

登陆艇艇长拼命的喊道;“接近滩头,准备登陆,接近滩头,所有人准备登陆,机枪掩护。”登陆艇上的1917式勃朗宁重机枪声嘶力竭的肆吼起来,喷吐着火舌。登陆艇“嘭”的一声触到滩涂,登陆艇门轰然打开,密如骤雨的德国-42通用机枪弹就打了进来,顿时掀起一片血雨腥风,打在前面士兵身体上,就是拳头大的血洞。几发机枪弹就可以把士兵撕裂,鲜血四溅,被击中的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打着旋飞到空中。

王守道拼命的抓着登陆艇边板,从旁边翻了过去,腥咸的海水立刻涌进了嘴里,呛了几口海水。顾不得这许多,王守道立刻蹒跚的往前进,德国人-42通用机枪子弹呼啸着从身边掠过,打在海水中发出噗噗的声音。这是最危险的时刻,生命在这一刻,无比廉价。王守道看见迈克·霍瓦特中士在旁边,立刻躬着身体跟在他后面。这是最好的大盾牌,个子高大,壮实。还自带幸运光环,只有他能够靠近约翰·米勒上尉。迈克·霍瓦特中士停下,他就停下,迈克·霍瓦特中士向前面跑,他就跟着跑,四周不断的有士兵被-42通用机枪弹击中,这种被称为【希特勒电锯】的重机枪肆意的收割着人命,登陆的士兵割稻草一样的倒下,殷红的鲜血染红了奥马哈海滩,染红了这一片的海水。

王守道有惊无险的跟着迈克·霍瓦特中士冲到沙堆边,沙堆后面躲藏的士兵人挤着人,头都抬不起来。【希特勒电锯】发出撕布一样的尖啸声音,如骤雨一样打在沙堆上,打的沙土飞溅

。王守道小心翼翼的缩在沙堆后面,旁边的士兵已经被打死了,可是他手中的枪引起了王守道的注意,这是一把190340.30英寸狙击步枪,就是俗称的春田19034狙击步枪,配上7312.2倍狙击镜,射击精度非常高。

这种枪王守道当兵的时候在部队荣誉室里见过,是部队里老神枪手的枪,他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用这把枪击毙了四百多名敌人。虽然没有打过这种枪,可是这种好枪想必上手很快。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他可是牢记自己还有个击毙德国兵的支线任务,多打死一个德国佬那可是20个万能点呢,本来王守道的枪法就很好。要知道在解放军的野战部队里,就是炊事班战士军事技能都是过硬的。这也是被逼的,在解放军部队里,很多领导下来检查都喜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无限进化基地 最新章节第六章 进入《拯救大兵瑞恩》,网址:https://www.254y.com/86/8640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