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回京心切(1/2)

作品:《金律良缘

&l; =&qu;&qu;&g;&l;/&g;&l; =&qu;250&qu;&g;&l;/&g;&l;&g;不过郑大人也觉得自己很委屈:想当火灭后,自己也去火场检查了好多次,可别说尸体了,连一块没烧成灰的骨头都没有发现,结果钦差大人今天第一次巡视火场,就发现了一具尸体,这尸体是成了吧?觉得自己这个小小知府不够资格替他伸冤,于是等到徐大人出现,他就跑出来了。

可是听完于修的讲述后,郑同光就知道还是自己的错。他也记得,当日巡察火场时,的确有个小池塘,只是池塘是在园里,离着正宅比较远,他想着大半也不可能有人不睡觉跑去园子里,再加上那个小池塘也被大火肆过,蒸发了一半水分,也不知是塘泥翻上来了还是荷烧枯了,散发出浓重的腐臭味儿,也没人愿意靠近,所以远远见那只是一潭臭死水,也就没人在意。

因此心里再怎么不愿意,还是要到徐沧面前请罪,徐沧说了他两句也就罢了。比起这个,他更在意的是当年那个裁缝禀报线索的事件中,郑同光是不是扮演了什么不光彩的角。

应付完郑同光,徐沧就去了宣素秋的验尸,于修和程刚本也想进去,不过被徐沧阻止了,再者两人也受不了那尸体的腐烂味道,也就不再坚持,走到上风口,坐在石头上眼巴巴看着验尸的方向,等着徐沧和宣素秋出来宣布结论。

“说起来,因为徐大人受伤,你们在苏州也耽搁了一个多月,回程若是顺风还好,如果是逆风,怕是怎么着也要一个多月才能回京呢吧?”

于修是个爱说话的人,这会儿就忍不住没话找话说起来,却见程刚面上添了几丝愁绪,点头道:“可不是?冬天多是北风,这一逆风行船,两个月还不知能不能回去呢,到时候年都耽搁了,说不准就要走陆,或许还快点儿。”

“不至于吧?若是这两天就出发,也不至于就耽搁了过年。”于修疑地看着程刚,却见他苦笑一声,摊手道:“原本这两天是可以走的,但徐大人这不是又找到新的线索了吗?那就不好说了。”

“那也不怕,徐大人是神断青天,案子到这儿,破获也就在眼前了。其实叫我说,那些反贼也不能完全就说没有嫌疑,而且推到他们头上,正好也可以让老百姓认识认识他们有多么狠毒可恶,如此一来,还怕他们不成过街老鼠?就是这太平盛世再出点什么幺蛾子,百姓们也不可能跟着反贼干了。可惜,这话我不敢在徐大人面前说。”

“是啊,我也不敢。”程刚苦笑一声:“你是地方上的人,还只是知道大人的名声,我可知道他的子,你以为他为什么叫神断青天?不查明真相,他是不会罢休的。”

于修咋舌道:“什么?连程将军也不敢?我看徐大人还是很亲切随和好说话的啊,怎么……他竟是这样严厉么?”

“不工作的时候,还算好说话。”程刚耸耸肩,想了想又无奈道:“你是不在京城,不知道大人的名声,如今算是好的了,一说若是从前,一年到头也看不到他笑一笑呢。”

等待无聊,两人天南海北的闲谈着,于修说起苏州当地一些过年的风俗,只让程刚心向往之,一颗心也有些蠢蠢动,暗道若是这一次宣仵作检验不出什么很明显的线索,或许我就该劝劝大人,将这三场火安排在反贼头上,反正他们自己也招供了。反贼越没有人,百姓就越恨他们,这是皇上和朝廷都乐见其成的事啊。

越想就越觉着自己的想法很有道理。也不知过了多久,忽听“吱呀”一声,两人一起跳了起来,就见徐沧和宣素秋从里面走出,面都有些沉重。

“大人,怎么样了?这具尸体可检查出什么没有?”程刚心中有事,所以急忙问了一句,话音,只见徐沧摇摇头,叹息道:“没有什么特别之,这人就是被烧死的,只是口那个伤口十分奇怪,也许是被烧的太痛苦,所以忍不住自己了断。”

于修恍然道:“确实,被烧死的确是最痛苦的死法儿,若我在那种境地,说不定也会给自己一,求个痛快。”

徐沧点点头道:“可不是?行了,今儿大家也累了,都回去吧,于捕头,下午你把那长梯子运去元家,我要过去探一探那个冰窖。”

“是,大人。”于修连忙答应一声:“我这就去让兄弟们搬梯子。”

宣素秋连忙道:“于,扰了你好几次,怪过意不去的,今天就留在行辕吃午饭吧,这事儿不急,下午办也赶得及。”

于修笑道:“算了,我这人心里搁不下事儿,吃饭什么时候不行,等这个案子破了,大人办个庆功宴,让我不醉不归就行了。”

徐沧点头道:“好,这个我可以答应你。”

于修双眼放光,看来惦记着这顿庆功宴不是一天两天,当下干劲十足的离开,这里徐沧便对宣素秋道:“你回去沐更,出来正好吃午饭。”

“好。”

宣素秋点点头,回了自己间,这里徐沧见程刚看着宣素秋的背影若有所,不由心中一紧,淡淡道:“程将军可是有什么事要和小宣说?”

“哦……没什么,没什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金律良缘 最新章节第一百二十八章:回京心切,网址:https://www.254y.com/69/69043/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