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新时代的展望(1/5)

作品:《异时空—中华再起

进入了二十世纪以后海上力量的竞演也由于新生力量的出现而显出了几分异彩。飞行器和潜艇的运用是海洋上的战斗由平面对抗展成了立体对抗我们必须对于海上战斗的新时代作一个展望。

布虽然气球飞艇等轻于空气的飞行器很早就问世并运用于战场但是直到189年才由戴维-亨德森爵士(sirdavidhdrs)成功地试飞了他制作的重于空气的飞行器两年以后中国的秦国镛也成功地进行了飞机试验随后美国的莱特兄弟(brhrrigh)和柯蒂斯(g1h.uriss)法国的克雷芒-阿戴尔(adr)德国的李林塔尔(li1iha1)等等也相继飞行成功飞行时代的到来了。

布在19年到来以前各国海军就尝试着探讨如何运用飞行力量早在上个世纪一些气球飞行家就曾提到在舰上使用系留气球的问题作为侦察和校射用。在飞机相继飞行成功之后也提出了在军舰上如何使用动力推进飞机的事自然顺理成章。最初各国都采用了用起重机将水上飞机吊入水中放飞的方法然而由于此举的种种不便极端影响了其实用性。在19年到来以前虽然不少国家进行了舰上起飞试验但都因为种种原因而失败。

布直到19年7月5日美国飞行员威廉--米切尔(ap;.ih11)中尉终于驾驶了一架柯蒂斯双翼机从被美国海军收购舰艏上安装了起飞平台的“圣路易斯(sluis)”号大西洋客轮上实现了起飞。次年1月18日该舰又在后部加装的平台由米切尔中尉在停泊状态的着舰成功。勇敢的实践证实了在舰上起降飞机的可能性但当时美国舰艇配备飞机的条件尚未成熟既无海军适用的舰载机又无成熟的飞行员。

布19年法国的航空先驱阿戴尔表了《军事飞行》一书。他在这部书中明确阐述了在军舰上驾驶飞机的必要条件。阿戴尔具有惊人的远见卓识他不仅谈到了飞机的起降还预见到需要一个宽敞平坦的起降甲板、甲板升降机、岛式上层建筑、机库和军舰本身要有高。[注9.阿戴尔i1iair)》(巴黎19)]但是法国政府对这样的人才并没有多加重视其结果就是法国舰上飞行整整被推迟了十多年这促成美国、大英帝国和中国在这方面遥遥领先。

布紧随米切尔中尉之后爱德温-罗爵士(siria11ivrdr)从皇家海军“非洲(afria)”号战列舰1英吋主炮和前甲板上方架设的临时跑道上成功地实现了英国人在军舰上的第一次架机起飞中国海军少校冯九如也在防护巡洋舰“威海”号经过改装的前甲板起飞成功又在后甲板铺有木板并装上沙包绊索的装甲巡洋舰“汉口”号降落成功。在远东战争以前还有数位英美中国的飞行家也成功地在舰上实现了起飞和降落成功。但是此时对于在军舰上起降还是需要非常的技艺这些国家相继地成立了海军航空部队并专门组队进行培训一个新兵种在海军中的诞生了。

布远东战争之时中俄双方也动用了海军航空兵中国使用了一艘由荣成到仁川之间的快铁道渡轮“月尾”改装的水上飞机母舰成功地对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军港的炮台进行了轰炸这是海军航空兵次实施的行动而俄国岸基海军航空兵则对中国舰队实施了一次比较成功的空袭这也是飞机对海上的舰队次实施的空袭当然这两次行动虽然在海战史中留下了一笔但是也都暴露出了将必须解决的问题前者由于使用的是改装的水上机母舰尽管铁道轮渡船的停车舱可以作为水上飞机的机库但是吨的船舶还是比较小能够行驶到鄂霍次克海的阵位已经很不容易;6架飞机的兵力还是太单薄由于航程有限不可能连续实施空袭因此这次行动很难说具有什么决定性的作用;后者给予中国舰队的命中弹为一手投的8迫击炮弹炮弹击中了“崇焕”号前无畏舰的主炮炮塔顶部当然无法击穿炮塔装甲只是弹片造成了亡5伤的损害而已。[注4.中国海军部战史局海军战史处编:《中俄战争全史-海上行动》198]

布远东战争结束后中国根据教训在“隆顺”型远洋货轮的设计基础上重新设计改装为可以搭载水上飞机架的大型水上飞机母舰期待集中航空兵力克服“月尾号”载机少作战时间短的问题。这是世界上第一种专门设计的飞机搭载舰以中国最为尊贵的五岳之“泰山”来命名军舰的排水量为1856吨设计航为5节。“泰山”号在香港太古的黄埔船坞动工兴建197年下水次年6月完成。

布这是一种带有很强试验性质舰艇虽然船体比较大但是由于是在货轮基础上的比较简易地再设计因此不管是起飞设施还是机库都存在着相当的问题最初之时甚至于无法直接从母舰上起飞的只能用吊车放到海里从海面上起飞;建成时机库也不过是货舱的简单改正没有按照具体搭载飞机而设计因此空间浪费较大标准载机只有16架。由于军舰上没有跑道飞机上需要安装浮筒才能使它在海面上起飞和降落。因此风平浪静的气象条件是必须的。军舰必须停止前进才能把飞机投到水里去并收回来。这种笨拙而麻烦的飞行方式在战斗中是不能被接受的而且水上飞机的性能从来也赶不上岸基飞机。因此即便是海军部内也质问之浪潮迭起。

布还在“泰山”号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异时空—中华再起 最新章节10.新时代的展望,网址:https://www.254y.com/58/5812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