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大结局(2/5)

作品:《人间有微光

土地最大化利用,减少了公墓占地面积,致使许多年代久远的老坟迁不进去,只能平掉,因而又引发了诸多人的不满。

消息传到梁湾村,村民们同样心有介怀,议论纷纷。谁人无祖先?平了老坟,先辈无处安身,岂不是大不孝?而梁湾村建公墓的事情,也在规划之内,所以,村民们的反应,不比邓家庄小,尤其是梁大生,仿佛天要塌了似的,崩溃的不得了。

因此,村支书梁茂平召开了全体村民大会,苦口婆心的讲政策,讲发展,可中国人根深蒂固的思想观念,不是随随便便能改变的。

然而,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号称迁坟钉子户的葛大婶子,竟然返回邓家庄,带头平掉了祖上三座老坟,并且同意将父母的坟,迁回邓家庄公墓!

此事一出,轰动了两个村子的人!

众人争相询问理由,葛大婶子只说了一句话:“哪个祖先不希望子孙后代把光景过好?只要在心里惦念着先人,就是孝子孝孙。”

大家一听,确实是这个理儿,即便还有想不开的,看到榜样在前,也就随波逐流的接受了。

……

半年后,美丽新乡村全面竣工。

在村委会正确合理的规划下,村里不止建了公墓,还增建了老人院、图书馆、健身广场、书画室、舞蹈室、演讲朗诵大舞台。

村里的孤寡老人都搬进了老人院。

姜小音通过直播平台,向全社会发出倡议,组建了一支中青年公益服务队,专为老人院提供帮助,不定期的为老人们做饭、理发、洗澡、换洗床单被褥,陪老人们下棋、聊天,为老人们苦闷的晚年生活,平添了温暖和欢笑。

梁湾村在全国走红后,县委宣传部和县文联多次入村调研采风,肖禹乘势递交了申请材料,请县文联的团体协会给予梁湾村支持,派遣专业老师进村免费授课。

于是,广场舞、读书活动、朗诵排练、书法绘画,一应俱全,每个月搞一项活动,红红火火的,既凝聚了人心,丰富了精神世界,也在各个方面提高了文化素养。

村里选了个吉日,全体村民乔迁新居。

村委会在健身广场上摆了几十桌迁居宴,姜小音还组织了精彩的文娱活动,用来庆祝梁湾村取得的丰硕成果。

流光易逝。

转眼之间,两年期满,李婧帮扶宜县人民医院医疗建设的工作,完美的划上了句号。

在李婧调回延市仁和医院后,宜县人民医院正式开设了心身医学科,科室医护人员、医疗资源配备齐全,为宜县12万常住人口提供了有力的心理健康医疗保障。

而梁湾村的脱贫攻坚事业,仍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

肖禹的工作,越来越忙,除了偶尔碰上学习考察,有机会回延市外,基本上两个月才能回来一趟。

李婧重回岗位,医院和科室有意加大对她的培养,所以,除了正常的工作安排外,各种医学活动、学习交流,挤占了她多数的休息时间,再加上12355青少年服务站心理咨询的人数逐渐增多,她也很难腾出空余去梁湾村看望肖禹。

异地恋,虽然思念难抑,但两个小情侣早就习以为常了,他们彼此信任,感情坚不可摧。

然而,双方的父母,却是焦虑难安。

肖家父母从委婉暗示性的催婚,已经发展成了明示,但凡肖禹打电话过来,他们都要催上一催。

肖禹耐着性子安抚,“爸,妈,我和小婧自有打算,你们别着急好不好?梁湾村现在到了脱贫的攻坚时刻,我恨不得一个人掰成两个人用,哪有时间筹备结婚啊?而且小婧调回仁和医院没多久,正是事业上升期,不好耽误的。”

肖爸一听,直接急火攻心,“可是你俩都快30岁了,年龄不等人啊!要不这样,你们先订婚,买房和装修的事儿,你俩顾不上的话,爸妈可以代劳啊!”

“嗯……等过段时间小婧有空闲了,看看她们医院周边有没有好的楼盘,选近点儿的,方便她上下班。”

“好啊,只要有行动,我们就不着急了。不过,我们到现在还没见过小婧呢……”

“爸,妈,我现在要去开会,见面的事,等我下次回来再说。”

肖禹匆匆挂了电话。

为了早日见到儿媳,肖家父母决定瞒着肖禹,偷偷去仁和医院,假扮患者找李婧看病。

肖禹总夸李婧是如何如何的好,他们虽然相信儿子的眼光,也尊重儿子对婚姻对象的选择,可是见不到人,总是心里没底儿。

到了仁和医院,肖妈跟导医台的护士打听后,专门挂了李婧的号。

李婧一如往常的坐诊。

肖家父母排队近一小时,才听到了电脑叫号,俩人连忙走进诊室,齐刷刷地瞧着李婧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间有微光 最新章节第124章 大结局,网址:https://www.254y.com/410/410501/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