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我主人真死了(2/3)
作品:《开局直播毒鸡汤,差点笑死观众》,随即像是疯了一样扑了过去。
但是这段没有任何人声台词。
镜头中的妇人悲痛欲绝,但背景音乐依旧是那段欢快的锣鼓点,强烈的反差让所有人产生了不适感,下意识的心生烦躁。
而镜头从妇人抱着狗的角度,缓缓从下向上移动,出现了一个穿着女式皮鞋和精致西装的职业女孩,面露痛苦,然后镜头再次一飞冲天。
开场五分钟,直接留下两个悬念,像是猫抓一样,牵扯着所有人的好奇与耐心。
影评人们看到这儿,也有些古怪的看了眼郑秋,刚开始以为是个喜剧,但是上来就车祸死狗,贫家妇人,职业少女三个鲜明设定,而且从拍摄手法来看,这明显是现实主义题材啊。
有点意思了。
“郑总,果然虎父无犬女啊,令嫒虽然只出现一个镜头,但是演技确实出乎预料啊。”一个秃头影评人顺便恭维了一句。
“瞎胡闹罢了,让诸位见笑了。”郑秋笑了笑。
影片继续播放,后面的主视角都是以郑幼韵为主了,而且剧情也没有出乎大家的预料。
无非就是正义少女路见不平,为求公正,四处碰壁最后终于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帮助下,成功让迟到的正义降临,坏人伏诛。
这种烂俗的故事结构,没有任何亮点新意可言,对于他们这些影评人来说,更是小儿科一样的剧情。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所有人都猜到的剧情,让他们十分惊喜。
众所周知,影评人,或者文艺评论行业,最擅长的就是理解了。
他们能够从一些乱七八糟的内容里,理解出和正常人不一样的东西。
比如当他们看到那名美貌妇人不愿意连累郑幼韵继续追究大黄的死时,他们理解出了这是底层阶级对权贵阶层的恐惧与麻木,是一种听天由命的奴性。
而小郑为了正义奋不顾身,不惜代价的追求正义,则理解成了新资产阶级,或者伪中产对阶级的不满与反抗,是一种愚蠢但是令人动容的精神。
当记者小夏愿意帮忙和记者小王反对帮忙的争论中,又意味着客观主义的尺度与感性。
在退伍女兵小尹的加入后,象征着理法公正的立场映射。
而那些网红的出现,则是带着现实乌合之众的嘲弄。
电台主持人小洛则代表着知识分子的明哲保身和审时度势。
而坑爹的小褚则代表着象牙塔中理想主义的浪漫与冲动。
总之在这个通俗的故事结构中,影评人们看到了一个丰富多元的精神内核,而且从剧情处理上来看,每一个人的动机和行为,都在意料之中,情理之外。
妙,这个故事有点儿妙了。
看似每个画面都在说狗的问题,但是每个剧情都说的不是狗!
被撞死的不是狗,是权益!
电影三分之一,小郑和小夏,抱着小奶狗八筒,在夕阳下目送失去丈夫和爱犬的美貌妇人,落寞黯淡的离开这个拼搏半生却无法立足的城市。
镜头用一个接近三十六秒的长镜头,看着美貌妇人背着行囊,迎着落日的余辉,义无反顾的走进那个滚烫而炽热的夕阳,仿佛从未出现过。
镜头画面传递出那瞬间的落寞,让所有人都莫名的红了眼眶。
在这个城市一无所有的,又何尝只有这个苦命妇人?
听着周围人的啜泣声,正在恍惚中的郑秋回过神。
僵硬的转过头,看着自己的秘书小赵,疑惑的问道“你在哭?”
“啊?”小赵从感性中回到现实,连忙讪笑“这镜头拍的太差了,刺眼睛。”
郑秋沉默了半晌,点点头没有说话。
心情有些复杂。
但是悲伤的气氛还没有持续两分钟,电影的气氛陡然一变,不知道是因为背景音乐的锣鼓点声放大影响了心情,还是画面中八筒从一个小奶狗,长成狗中霸王的过程过于喜感。
又或者,小夏和小郑两个美貌少女的日常过于温馨,赏心悦目,小郑与八筒的斗智斗勇过于荒诞,总之接下来的十分钟,空荡荡的电影院中,笑声不断。
影片似乎回到了轻松的主题,但是不知为何,似乎总有一股淡淡的忧伤氛围笼罩着众人。
尤其是,从八筒开始每天接小郑和小夏下班后,影片的角度,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不经意间变成了八筒的视角。
它视角下的小郑和小夏相处不再温馨,她们开始经常吵架,时常还会牵连到八筒。
观看电影的所有人,似乎一下子都变成了八筒,它无言的守护着主人的喜怒哀乐,收敛了自己欢脱的性格,不敢让主人分心,会按耐着好动的天性,陪着小郑在昏暗的房间中,一呆就是一下午,努力试图安抚小郑的情绪,却都是枉然。
八筒变得不再快乐,因为小郑不快乐。
这是所有人观众能够感受到的情绪,不安,担忧,紧迫,焦虑,无助,这种负面情绪通过一个个隐晦的画面弥漫在电影院中。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开局直播毒鸡汤,差点笑死观众 最新章节第262章 我主人真死了,网址:https://www.254y.com/372/372721/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