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章 第九堂讲座(四)(1/2)

作品:《盛世闲人

最后,咱们本本分分做人,老老实实做事,心里都放下那些莫名其妙的也极其狭隘的大民族沙文主义,实事求是的比较一下明朝与清朝的优劣,用红果果的事实说话,好好打一打某些无耻文人的丑恶嘴脸,彻底揭露他们不知所谓的信口雌黄。

第一件事情,宗室制度!明朝与清朝都有宗室,但是对待宗室问题,明朝当政者与清朝当政者却采取了截然不同的处理方式,结果自然也是大相径庭!

明朝历代当政者把历代宗室都分封到了华夏各地,虽然严格限制他们涉及地方的军政权力,却默许了他们的经济特权,也就是俗称的‘养肥猪’政策!结果,到得明朝后期,明朝宗室过度繁衍,人口成几何基数增长,为了维持他们的奢华生活,横征暴敛,大搞土地兼并,以致华夏大地民不聊生,饥民遍地,烽烟四起!

甚至,明朝末年,明朝全国的田赋商税收入居然都不够给明朝宗室发放俸禄了,不得不说,明朝奉行的宗室制度是明朝灭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反之,清朝历代当政者却把历代宗室都留在了国都燕京,无旨不得离开燕京,不过,他们却可以在满清朝廷当官,无论文臣还是武将,无论大官还是小官,甚至还可以担任类比丞相的首席军机大臣!

虽然由于满清朝廷奉行优待八旗子弟的政策,即所谓的八旗子弟出生便有一份铁杆庄稼,终生无须劳作也可以衣食无忧,以致绝大多数清朝宗室都成为了不识人间饥苦的酒囊饭袋,但是终满清一朝,也始终有一小部分清朝宗室的精英人物一直活跃在满清朝堂,为维护满清王朝的统治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由此,明朝与清朝的宗室制度孰优孰劣,一目了然,也就无须再多言了吧!

第二件事情,如何对待官绅士大夫阶层?在科举制度上,清随明制,但是如何对待官绅士大夫阶层,清朝与明朝却又有所不同,后果自然也是不尽相同的,反而形成了强烈反差,简直让人笑掉大牙!

明朝极为优待秀才、举人、进士这些全部的所谓士大夫阶层,免除了他们的田赋商税,却并没能得到什么好报,他们考虑问题异常自私,心下只知有家,不知有国,拼命挖国家墙角,却不思回报国家,寡廉鲜耻,道德低下,就是一群人间败类,就是一堆名副其实的社会垃圾!

明朝期间,随着时间推移,这些所谓士大夫阶层的数量日渐增多,控制的社会资源数量更是极速膨胀,不过,明朝社会资源的总量却是有限的,以致富者愈富、贫者愈贫,级矛盾尖锐激化,社会日渐动荡!

到得明朝末年,明朝当政者为了维持统治,被迫向底层老百姓加征田赋商税,结果引得只拥有少量社会资源的底层老百姓却要缴纳全部田赋商税,以致民不聊生,生活难以为继!最后,以李自成为代表的明朝底层老百姓揭竿而起,在华夏大地纵横多年岁月,沉重打击了明朝的统治,并最终灭亡了明朝!毋庸讳言,明朝优待官绅士大夫阶层是灭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反之,清朝雍正皇帝制定并强力推行‘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制度,从而彻底取缔了官绅士大夫阶层免除田赋商税的优待政策,使得官绅士大夫阶层损失惨重,但是客观上,他和以后的历代清朝皇帝都大力推行的‘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制度却为华夏大地缓和级矛盾、抑制土地兼并做出了重大贡献!

结果,到得清朝后期,华夏南方地区爆发了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起义,由于治理念不同,华夏南方地区的官绅士大夫阶层居然群起响应满清朝廷的号召,组织本土的团练乡兵剿灭了太平天国起义,有力维持了满清朝廷的统治!

不客气的讲,清朝官绅士大夫阶层这个行为是典型的‘牵着不走、打着倒退’,着实太过荒唐了,不过,却也由此说明,清朝与明朝对待官绅士大夫阶层的政策孰优孰劣,属实让人无话可说呀!

第三件事情,明朝的特务统治与清朝的密折制度!

明朝历代皇帝为了治理国家,更为了巩固自身皇权,居然公开采取了特务治国的方略,眼界浅薄,格局极小,不免贻笑大方,更是后患无穷!他们在外廷成立了特务机构‘锦衣卫’,又在宫内成立了太监主事的特务机构‘东厂’,共同刺探百僚,实施特务统治;更要命的,他们甚至还把特务统治凌驾于法律之上,肆意妄为,压根没有任何规则可言,以致社会极度黑暗!

反之,清朝历代皇帝为了治理国家,也为了巩固自身皇权,汲取了明朝的历史教训,并没有采取特务治国的方略,而是实施了‘密折’制度,所谓‘密折’制度,即清朝历代皇帝明确要求大臣撰写奏折不得泄密,也不经任何机构与人员,便要直达御前!

很明显,‘密折’制度这种方式既快速又保密,使得清朝历代皇帝能更直接的获取信息,下情能顺利上达,极大的提高了决策效率,非常有利于君主集权,也大大加强了对官僚机构的控制,总之是好处多多,副作用却极小!

同样是为了治理国家,同样是为了巩固自身皇权,明朝历代皇帝的特务统治与清朝历代皇帝的密折制度孰优孰劣,还是让真正的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盛世闲人 最新章节第575章 第九堂讲座(四),网址:https://www.254y.com/331/331244/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