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 第一堂讲座(中)(1/2)

作品:《盛世闲人

第四个国家,再讲讲韩国!它的国力很悲催,地理位置更悲催,倒是比燕国有存在感,如果这也算作一个优点的话,其实它是所谓战国七雄中最最可怜的国家!

由于韩魏赵三国是分割晋国的国土,才分别成立了国家,所以必须得先讲讲晋国的情况!

周成王桐叶封弟唐叔虞,由他建立了晋国,晋国最强盛的时期,占据了晋中地区全部,中原地区大部,及燕赵地区西南部!

通晓华夏古代地理情况的明白人一眼便能看得出来,晋国的国土是当时华夏大地最精华的一部分,不仅经济发展水平颇高,而且人口众多,是真正的霸王之资呐!

但是很可惜,晋国却大而不强,先天不足,当然喽,它的国力大而不强与楚国的情况又有着本质区别,它是因为经济太过发达了,导致下面的卿大夫阶层自有封邑的军事经济实力过于强大,结果居然把国君给架空了!

春秋时代,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也曾称霸一时,声名显赫,不过,这也只是昙花一现罢了,晋国很快便没落了!

春秋时代并没有韩国,而韩魏赵三国分割晋国正是春秋时代转至战国时代的分水岭事件,所以,战国时代才有了韩魏赵三国!

韩国初立时便先天不足,主要是由于这个时代秦国已经强势崛起了,它从晋国分得的土地包括中原地区西部及晋中地区东南部,西面被迫与秦国相邻,必须得直面秦国的威胁,但是,它的国力又相对弱小,很难独自抗拒秦国的入侵,所以,它是最先一个被秦国灭亡的战国七雄国家!

第五个国家,再讲讲魏国!它从晋国分得的土地包括中原地区东部及晋中地区西南部,这两片土地并不相连,而且晋中地区西南部也与秦国相邻,双方不可避免的多次爆发了武装冲突,最终它不敌秦国,被迫放弃了晋中地区西南部,只拥有以大梁为核心的中原地区东部!

魏国与韩国所处的中原地区是真正的四战之地,西有秦国,北有赵国,东有齐国,南有楚国,这便是所谓的‘草肚皮’喽,它的形势之险恶,由此也就可想而知了,果不其然,它是继韩赵两国之后,被秦国灭亡的第3个战国七雄国家!

第六个国家,再讲讲赵国!它从晋国分得的土地包括晋中地区中北部及燕赵地区西南部,西邻秦国,东北邻燕国,东南邻齐国,正南邻魏国与韩国,而正北则必须面临草原游牧民族匈奴的挑衅!它的国都原在晋中地区的晋阳,但是后来为了避开秦国的锋芒,主动把国都迁到了太行山以东的郸!

赵国由于长期与北方草原游牧民匈奴族的战争,并实行了军事改革,胡服骑射,军事实力异常强大,再加上,它的核心区域又处于黄河下游地区,经济也较为发达,所以,它是关东六国唯一一个能与秦国争夺天下的国家!

但是很可惜,赵国在长平之战中败给了秦国,并被秦军团灭45万赵卒,国力由此急转直下,被迫退出了天下争霸战!这之后,它继韩国以后,悲催的成为了被秦国灭掉的第二个关东国家!同时,这也是华夏历史上西军第2次战胜东军!

最后,再讲讲一统华夏大地的秦国!西周王朝初期,它从陇右地区迁至关中地区,并大力扩张势力范围,成功占领了关中地区一部,但是,关中地区当时还有西周王朝的王庭,它也只能潜心默默发展,直至春秋后期,秦穆公称霸,它才被关东诸侯国承认不是异族,而是地位相等的诸侯国!

春秋初期,东周王朝的王庭被迫从关中地区的镐京东迁至中原地区的雒阳,秦国借此良机,逐步占领了关中地区大部,国力日渐强盛,对关东六国构成了强大的现实威胁!

这个时候就要回归正题了,好好讲一讲战国时代为什么只能是由秦国统一天下,而关东六国却都做不到这件事情。

首先,必须得了解华夏九州的地理情况,及各地由此衍生的迥然各异的风土人情,尤其各具特色的军事实力!按照华夏九州的分野,大概可以把华夏大地分成九宫格!

华夏大地正中为豫州,即魏国与韩国所处的中原地区,是真正的四战之地,但是平原居多,黄河从西到东流过全境,农耕发达,民风相对柔弱,军队战斗力属实很一般呀,正常情况下自保尚且不足,又何言争霸天下呢?

华夏大地正东为青州,即齐国拥有的半岛地区,三面临海,有渔盐之利,同样是平原居多,黄河从西南到东北由此入海,农耕发达,称得上国力强盛,但是,当地民众可能很容易就能吃饱饭的原因吧,军队战斗力也很一般,明显没啥进取心,只是得过且过罢了!

华夏大地东南为古扬州,即长江下游地区,战国后期是楚国的地界!

古扬州地区雨水充沛,水网密布,气候湿热,物产丰富,疆域内少数民族众多,凝聚力极差,导致军队战斗力同样难登大雅之堂,进取心严重不足哇,压根无心北上中原!

华夏大地正南为古荆州,是长江中游地区,同样是雨水充沛,水网密布,气候湿热,物产丰富,同样是楚国的地界,但是,它的军队战斗力同样不值一提,自保有余,进取不足!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盛世闲人 最新章节第557章 第一堂讲座(中),网址:https://www.254y.com/331/331244/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