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十四章 如行之以全国,弊自何解?(4/4)

作品:《红楼之挽天倾

疏上点出了一条鞭法在实行中几条弊端,包括铸银火耗,浮费转嫁,银贵谷贱……等一系列的缺陷。

直指其弊,可谓一针见血。

高仲平阅览而毕,脸色凝重,正襟危坐,背后不知何时已经渗出一层汗水。

一条鞭法有如此缺陷,在巴蜀之中也可窥见一二。

后面奏疏总结陈词:“如行之巴蜀一地,以全国之银输送,尚可豁免其乏银之弊,如行之以全国,弊自何解?”

高仲平倒吸了一口凉气。

如果这卫国公旗帜鲜明地反对着一条鞭法,以其在中枢对天子的影响力,只怕一条鞭法还要命途多舛。

然而,目光接着往下看去,心神就是一惊。

只见其上提及,“是故,以废两改元解匮银之忧,以火耗归公备奸猾之吏欺上瞒下,可解此两厄。”

高仲平此刻已是心神震撼,继续往下看去,其上细说了火耗归公、废两改元的施策内容。

高仲平面色微凝,眼眸已经瞪大,心神震惊莫名。

“东翁。”邝守正面色关切,轻声问了一句道。

高仲平此刻颌下的黑色胡须都在微微颤抖,几乎是迫不及待向下看去,待字迹映入眼帘,更是心神颤栗。

其中更是提到了一项新政,“摊丁入亩!”

此法配合清丈田亩而用,几乎可以说是一柄利剑,使国库收入翻两番都不成问题。

高仲平阅览而罢,只觉面颊微红,目光深凝,脑袋都有些晕,分明是刚才一时屏住呼吸,一口气读完,甚至有些缺氧。

邝守正与吴贤成见此,面面相觑,已是被吊足了胃口。

“卫国公之才,经天纬地。”高仲平威严面容上见着默然,虎目咄咄,忽而感慨,心头甚至生出一股心灰意冷。

世上竟有如此王佐之才?而且未及弱冠,此外,在兵事一道更是将略无双?

高仲平一时间倒没有许庐的心思,此子之才非人臣可具,只是颇为惊讶。

事实上,这是站在历史下游,号称集封建王朝之大成的满清新政,可以说为乾隆盛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刻被贾珩一揽子兜售出来,所造成震撼自非寻常可比。

而这会儿,邝守正、吴贤成已经被高仲平的惊讶神色吸引了目光,盯着高仲平手中的邸报。

“东翁,这邸报上可是提及了最近的朝局?”邝守正儒雅面容上现出关切之色,问道。

高仲平回转过神思,轻声说道:“你们也都看看吧。”

说着,将手中的邸报递送一旁的小吏。

小吏接过邸报,转身给着邝守正、高贤成等一干幕僚传阅。

而高仲平端起一旁的茶盅,轻轻抿了一口,思量起贾珩其人。


本章已完成! 红楼之挽天倾 最新章节第一千一十四章 如行之以全国,弊自何解?,网址:https://www.254y.com/311/311848/1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