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 转折(2/3)

作品:《三国:开局被孙策追杀

.....

就这样,在扔下几句片汤话后,阎象便又去忙了。

而贾诩、张绣二人也只能是等着。

幸好,李横并那里很快就有了回信。

仅仅两日后,他便让人传话过来,说:自己在外巡视,恐怕一时还回不去。如果二人不介意,可以先在治下走一走,看一看。

听话听音!

作为这个时代最有学识,智商最高的那一小撮人中的一员,贾诩立刻就明白了李横的意思。

那就是:自己只有在对李横势力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之后,李横才会同自己说话。

说白了,这也算是李横对自己的一个考核。

如果在大概了解李横势力的情况下,他依然言之无物的话,那李横即便收留他,恐怕也得不到重用。

想到此处,贾诩心中没来由地涌出一丝屈辱感。

以自己和张绣二人的能力,去任何一路诸侯那里,那还不得倒履相迎,立刻成为座上宾啊?

又哪里还有什么考核一说?

可是...

弃了李横,去投刘表?

刘表那里,近日虽有振奋之色,可贾诩却并不看好他。

......

又或者,去北方袁绍那里?

可袁绍多疑好妒!

他虽广有黄河以北,却并不能让手下众多的文臣、武将,人尽其才。

不然的话,他也不会在占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败在曹丞相的手里了。

自己和张绣即便去投,恐怕也进不了袁绍的核心圈子。

甚至,一个不好,还有可能在内部倾轧中,把命丢了。

贾诩可是还记得。

官渡之战前后,袁绍麾下,可是有数名重臣,或被袁绍处死,或逃亡曹丞相处啊!

......

寿春孙权?

孙权领着一帮江东的文臣、武将,却跑到了江北的寿春!

他虽然趁着曹军收缩,占了不少地盘,但这些江东人,能不能在江北站住脚,却还不一定呢?

而且,即便孙权能在江北站住了脚,可他的核心圈子,还是江东那帮人。

自己和张绣过去,依然是个打酱油的角色。

......

要不然,去西川投刘璋?

不行!

那刘璋为人暗弱,非是有为人主。

自己和张绣不是川人,去了西川,恐怕不会得到重用...

......

汉中张鲁!

长安的马腾、韩遂!

......

把天下间有名有姓的诸侯,挨着个儿地捋了一遍,贾诩又挨着个儿地摇了摇头。

最后,他无奈地发现:天下诸侯虽多,但真正的理想去处,却是一个也无。

其实,他心目中的理想名主,还是曹操。

礼贤下士!

唯才是举!

英明果决!

......

拥有这些品质的曹操,不是明主,又是什么?

可惜的是,他们现在正在被曹军追杀!

......

犹豫了半天,再想想李横麾下那悍勇无伦的白甲兵,贾诩无奈地发现:他现在还只能先在李横这里落脚了。

于是,在第二日,在同阎象要了相关印信和一些护卫兵丁后,贾诩和张绣便离开了建业城。

在二十几天的时间里,丹阳郡十二个县,他走马观花般地看了六个县。

说实话,六个县走下来,他的观感并不好。

建业、曲阿两县先不说。

这两个县,一个是李横统治的中心,驻扎数万兵马,自然是稳如泰山。

另一个曲阿,本地豪门世家的势力虽然庞大,但由于屯有重兵猛将,倒不怕被人轻易地攻破了城池。

至于另外四个县,则实在乏善可陈。

县令刚刚到任,两眼一抹黑,什么情况都不知道。

若不是每县都驻扎着一支人数过千,战力尚可的守备营,贾诩觉得,这些县令不要说做官了,他们能不能保住自己的脑袋,都是一个问题。

最让贾诩感到难以接受的,是其中两个县的县令人选。

这两人,一个是十六、七岁的青涩少年,另一个则是一脸皱纹、大字不识几个的乡野汉子。

这样的人,怎么能当县令呢?

任命这样的人当县令,那李横麾下即便战力强横,又能蹦跶几时?

看过这两个县令之后,贾诩都想转身离开丹阳郡,去投其他的势力。

可是,此时此刻,站在溪边,看着对面的贾诩,却完全改变了自己对李横势力看法。

昨日,他们是夜半时分到达此处的。

到了之后,护卫他和张绣的那位李横军百夫长,便拿着官防印信,去河对岸交涉了一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三国:开局被孙策追杀 最新章节第一百七十八章 转折,网址:https://www.254y.com/281/281923/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