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教育(2/2)

作品:《北洋天下

林铄数百万银元的船厂设施定单让正在着手在汉堡开办新厂的伏尔铿船厂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资金的问题,所以对于这份来自东方的合约自是极为重视,立即派出了一支由优秀的设计师和工程师组成的小组来到中国。

当然这期间的花费还得由林铄支付。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近代国家的强盛,永远离不开教育。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在后世已经是公认的真理。

发展民族工业需要科学技术,需要大量从新式学堂里培养的人才。

中国近代教育始于左宗棠和沈葆桢创办的福建船政学堂,其后李鸿章于创办了北洋水师学堂,之后于创办了北洋大学堂,这也是中国近代的第一所大学。庚子之后,慈禧太后意识到旧的科举制度已经不能适应国家强盛的需要,开始推行“新政”,鼓励各地开办新式学堂,以培养近代科学技术的人才。

在张之洞、刘坤一、袁世凯等富有远见的封疆大吏支持下,废除科举制度已经成为大势所趋月式公布了管学大臣张百熙制订的《奏定学堂章程》,从而奠定了中国现代教育制度的基础。

张謇在林铄的大力支持下,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师范学校通州师范学校,学校属于中等师范主要培养小学教师。课程设置主要有:国文、修身、教育、伦理、算术、物理、化学、历史、地理、博物、图画、手工基本上适应高、初等小学教学的需要。后来根据需要又增设简易科、测绘科、蚕科、农科和土木工科。此外学校还建立了工科教室、农学教室、农场、博物苑、测绘所等。这些设施已超过了一般中等师范学校的范围,具有大专学校的基本建制规模了。

张謇极为重视师范教育,他从爱国主义角度明确指出:其耻而不讲求学问则无资学问而不求普及国民之教育则无与育普及国民而不求师则无导,故立学校须从小学始,尤须从师范始。”

其后,林铄在上海创办了上海高等实业学堂,并在开办沪东造船厂的同时,在杨树浦船厂北段开设了上海商船学校,主要培养工科人才。

军队自然是他今后立身的根本,林铄接手栋军后,即在崇明岛上开办了栋军随营军官学堂,这些军官生大部分是从台湾内渡的栋军和新楚军官兵子弟,也有一部分来自在江南招收的学员。

这个时代,各省都开始开办武备学堂,但真正能在今后民国政坛上呼风唤雨的军人集团,一是出自北洋武备学堂的军官生,另外就是留学rì本的士官生。这个时期栋军还没有投入北洋系,林铄只能在江南各省上下打点,在各省武备学堂保送rì本留学军事的名单中挤出一些名额。

从栋军随营军官学堂中选拔而出的第一批十二名优秀学员按计划应当在前往r过由于rì俄战争爆发,只能一直滞留在国内,栋军北调滦州后,这批学员驻进上海商船学校补习r于上海商船学校为留学rì本的学生提供免费的食宿,这一时期,也有不少的国内留rì学生聚集在校内。
本章已完成! 北洋天下 最新章节十八、教育,网址:https://www.254y.com/240/24080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