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落魄之人(1/2)
作品:《寻找豫州鼎》第2章落魄之人
这一天,他俩北上途经寿春。当路过相国府时,只见两名卫士架着一个穿着破旧衣服、其貌不扬的青年走出,使劲将他推了出去。他骨碌碌从台阶滚下,摔在了楼玉跟前。紧接着,一个装满竹简和木牍的藤筐和铺盖卷、扁担以及一把剑被扔下来,竹简和木牍散落一地。
楼玉赶紧把他扶了起来,蒙威也跑上前,帮着把竹简、木牍和宝剑收拾起来,装进筐。那青年板着脸,一言不发,将扁担套上藤筐和铺盖卷的绳子,挑起来便走。
蒙威很不满:“就这么走了,连个谢字都没有,什么人哪?”
楼玉一笑,拉着蒙威离去。
他们这一分手,数月后又在异地相逢,并且展开了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风云际会,此乃后话。
那青年挑着担子,离开了寿春,直奔北方而去。
他名叫伍桓,燕国蓟城人氏,出身贫寒农家,从就有远大理想。他最崇拜的人是苏秦,梦想将来要像他一样拜相封侯,登上世界富豪榜。十四岁时外出打工,用打工赚来的钱去读书。十七岁那年,拜燕国社会名流田光为师以求学。田光是个侠士,见他没钱租房,不仅免了他的学费,还让他寄居在自己家里。学成后,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他效法先贤苏秦,游历天下,去各国求职。因为没钱买车,只好挑着行李徒步出行。先后到了齐、赵、魏、韩、秦等国,向各国君相毛遂自荐,希望能得到重用。但是,梦想与现实总是有很大的距离。很多老板,对于前来应聘的人,或以貌取人,或看重他的家庭出身,或注重他的名气。可这三条,伍桓一条也不具备。更要命的是,你想求职,就得要行贿,否则连国君的面都见不着。伍桓穷的只剩下身上的衣服了,连吃饭都成问题,因此屡屡被拒之门外。这次来楚国,是他的最后一搏。可是,还没见到相国,前台接待一见他颜值很低,又破衣烂衫,还挑着担子,整个一个老土冒,便当即赶了出去。现在,他已经无路可走,盘缠早已用尽,无奈之下,只好沿路乞讨去蓟城,打算回老家休息一段时间再做打算。
他没想到的是,走了个把月,刚到达燕国境内,秦国大将王翦率大军已经攻陷燕国首都蓟城,燕王喜和太子丹逃往平壤。至此,燕、赵两国已名存实亡。蓟城中到处烈火熊熊,尸横遍地,他昔日的朋友或被杀,或逃亡。当他回到蓟城郊外他家所在的村庄时,发现已被大火烧成废墟,到处是断壁残垣,四处空无一人。见此情景,伍桓惊呆了。现在,他家破人亡,无处栖身,只得挑着担子,漫无目的流浪去远方。跟着感觉走,走到哪算哪吧。
日落,晚霞映照在波光粼粼的河面上。伍桓衣衫褴褛,面容憔悴,失魂落魄,挑着担子,一脚深一脚浅地走在河边上,不时地传来老鸹凄凉的叫声。一位老人独自坐在河边,怀里抱着一只陶缶,他闭着眼,一边手拍缶,一边低沉地吟唱:“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嘘气兮成白虹。”
伍桓走到老人跟前,停下脚步,聆听片刻,继续朝前走去。
大路上,不时有秦军的步骑兵,在伍桓的身边来来往往。
几十名青年妇女被秦兵押着,从他身边走过。她们都是被抓来的,准备当做军妓,押解去兵营。
突然,一阵男人的吆喝声和妇女的哭喊声传来。伍桓停下脚步,抬头望去。只见十几名秦兵押着一位姑娘走来,身后跟着一对中年夫妇及三个年龄不等的男女孩子,他们哭喊着。
那姑娘是个绝色美人,约十六、七岁,一身白衣,美得不必形容。她显得十分镇定,既不哭,也不闹,面无表情,始终不发一言。
中年妇女扑上去,抱住了一名蓄着八字胡须的军官的腿,哭着:“行行好吧,放了她吧,行行好吧……”军官狞笑道:“放心,等我们玩够了,自然会放了她。不定让将军看上了,纳为妾,还能过上锦衣玉食的日子呢。快滚开。”
中年妇女抱着不肯松手,男的也扑上来哀求。军官火了,一脚将中年妇女踢开。姑娘见了,使劲挣脱,将母亲扶起。秦兵们又将他们分开,架着姑娘就走,中年夫妇再次扑上前,抱着姑娘不放。
军官大怒,锵地一声拔剑出鞘。
伍桓见状,大喝一声:“住手。”挑着担子跑上前去。跑到跟前,把担子放下,叉着腰拦在路上,叫道:“把她给我放了。”
秦兵们一楞。
军官把眼一瞪:“你是什么人?竟敢挡道?”
伍桓理直气壮地:“我是她丈夫。”
所有人都一怔,军官楞了一下,回过神来,问:“你是她丈夫?”
伍桓大声:“对,我叫伍桓,就是她丈夫。”
“放屁。”
“你要是不信,就去问他们。”
军官想了想,转身跑到最的女孩跟前,蹲下来声问:“哎,我问你,你姐姐叫什么名字?”
女孩不假思索地答道:“我姐姐叫素。”
军官起身跑到伍桓面前问:“你你是她丈夫,那我问你:你妻子叫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寻找豫州鼎 最新章节第二章 落魄之人,网址:https://www.254y.com/22/223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