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初露头角(1/2)

作品:《寻找豫州鼎

第15章初露头角

王贲见此情景,转身疾步走出侧门,调来十几名秦兵弓弩手,来到大殿两侧,举起搭箭之弩,做好了射箭的准备。

秦王见了,厉声喝问:“这是干什么?”

“大王允许他带剑上殿,臣惟恐不测。”王贲恭身答道。

秦王不以为然:“既然那唐雎能以巫术于千里之外伤人,他若有行刺寡人之心,又何必远道而来?面对区区一老者,你们就这样如临大敌,难道不怕被天下人耻笑吗?”他喝道:“还不快退下?”

王贲赶紧挥手示意,秦兵们退了出去。

赵高随即大步出宫,大声道:“大王有诏,传唐雎觐见。”

唐雎和伍桓走向宫门,赵高伸手将伍桓拦住:“对不起,只许唐雎先生一人进,你在门外等候。”

“我是唐雎先生的学生,为何不让我进去?”

“大王只见唐雎先生一人,其他人不得入内。”

唐雎在一旁插话道:“请你再转告秦王:昔年,秦穆公应晋公之约,与十路诸侯觐见周天子,十路诸侯中,惟有穆公一人携力士南宫甲跟随左右。天子不怪,诸侯无异。今天我带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学生,难道秦王也不允许吗?如果不许他随我进殿,那么恕我无礼,只好打道回安陵了。”

赵高一时语塞,想了想:“请先生稍候,我去禀报大王。”

他跑进宫内,将唐雎的话转告秦王。秦王思索着:“这个唐雎,他到底想干什么?”

大臣们纷纷进谏:“大王,唐雎得寸进尺,定有不可告人的图谋。”“是啊,臣以为,唐雎非为安陵而来,一定另有所图。”

尉缭感到好奇,因为唐雎执意要带他学生进殿,其中必有缘由,他想看看这个伍桓究竟乃何许人也,于是欠身奏道:“大王,依臣之见,唐雎借古喻今,无非是,周天子虚怀若谷。如果拒绝他,恐怕会授人以柄。不妨让那伍桓一道进殿,看他二人如何应对。”

秦王也有了好奇心,于是挥挥手:“好吧,让他们都进来。”

随着赵高的一声吆喝,唐雎昂然前行,伍桓跟在后面。来到大殿门前,脱鞋进入。来到大殿之上,伍桓好奇地东张西望,这里庄严、肃穆的气氛,似乎一点没影响到他。

唐雎来到秦王前,弯腰施礼:“臣唐雎拜见大王。”

秦王以手示意,很礼貌地:“先生请坐。”

赵高拿过两个蒲团,放在台下一侧。唐雎提起衣襟坐下,动作麻利,丝毫不像一位百岁老人。

伍桓一屁股坐在他身后。

秦王上下打量着伍桓,问:“这就是足下的学生吗?”

“正是臣的学生伍桓。”

“寡人听:看见了孩子,就知道他父亲是什么样的人,了解了学生,就明白了他老师有什么样的学问。寡人暂不问先生,先问你的学生如何?”秦王面露狡黠的神情。

此话一出,完全出乎二人意料。唐雎不动声色,伍桓却有些迫不及待,立即抢着:“请大王示谕。”

“伍桓。”

“臣在。”

“寡人曾听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头公虎闯入羊舍,叼走羔羊回到虎穴,让正在哺乳的母虎进食。那母虎非但没有吃掉羔羊,反而将它与虎仔一道哺育。伍桓,你对母虎此举有何看法?”

伍桓想也没想,脱口而出:“它打算把羔羊养大了再吃掉。”

顿时,众人哄堂大笑。

唐雎也忍俊不禁,笑了起来。

伍桓不但没笑,还很认真地:“你们笑什么?我的没错,哪有老虎不吃羊的?现在不吃,那一定是把它养肥了再吃。”

众人再次大笑。

秦王也笑了,又:“不,寡人的故事还没讲完:这只羔羊长大之后,老虎并没有吃掉它,而是把它放回羊群。”

伍桓摇头:“这不是扯吗?我不信,世上哪有这样的事。”

“这只是一个故事,不必计较他的真假。伍桓,如果你是这只羊羔,你会怎么样?”

伍桓不假思索答道:“当然要知恩图报。”

秦王立即抓住了这句话,一拍案,叫道:“对,你的很对。”他起身走下台来:“寡人灭韩魏之国,亡燕赵之君,唯独留下安陵未动。非但不灭它,反而要用五百里膏腴之壤,来换取它五十里贫瘠之地。但是,安陵君并不领情,一口加以拒绝,更别什么知恩图报了。伍桓,你来评评理:他这么做,是不是禽兽不如?”他拍着伍桓的肩膀。

大臣们纷纷附和。秦王很得意地看着唐雎。

伍桓明白中招,但迅速镇定,随机应变问:“请问大王,为何要以五百里地来换取我安陵?”

“你还不知道吗?”

“请大王再给予明示。”

秦王回到座位上,叫道:“太尉。”

尉缭走出:“臣在。”

“你告诉他。”

尉缭欠身道:“遵命。”他转身对伍桓、也是对唐雎:“魏地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寻找豫州鼎 最新章节第15章 初露头角,网址:https://www.254y.com/22/2231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