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八章 秀水县儒学(1/2)
作品:《锦衣豪雄》陈松听着林河说起那太祖皇帝的《御制大诰》,眼皮子不由一直跳着,他还记得他小时候读书的时候,族学里的那位先生可是说过太祖皇帝那时候,官民一旦犯事,动辄都是断手挑筋,所以太祖皇帝死后,那部《御制大诰》就被弃之不用了。
可以说在陈松心里面,《御制大诰》说起来乃是代表着酷烈暴虐之物,他怎么也想不到看上去文质彬彬气质淡然出尘的林河居然会让他去找一部《御制大诰》来看。
“陈大人,不要误会,太祖皇帝当年在世,本朝上承元末乱世,正是由乱入治的时候,太祖皇帝用重典行惩罚之事,乃是正道。”
不管什么时候,政治正确都是要讲的,林河前世的时候,在山区做老师前,自家的老爹乃是政府里的小干部,就因为一时不注意,说了些政治不正确的话,然后就被下放到了偏僻的乡下当村干部,一当就是十年。
在大明,太祖皇帝当然就是毫无疑问的政治正确,哪怕不少官员读书人心里面其实对于出身贫贱的太祖皇帝十分看不上,更不用说那官不聊生的洪武朝更是半点怀念也无,不然的话像是《御制大诰》这样的祖制更不会被他们彻底打倒了。
“不错,林先生你说得对。”
陈松见着林河这样说话,也是很无奈,毕竟都把太祖皇帝都抬出来了,他能说太祖皇帝的御制大诰不对吗,就算心里那么想,可明面上自然要说是对的。
林河知道陈松心里不以为意,不由暗叹这大明的县令的业务素质当真是太差了,他跟他说《御制大诰》,重点怎么可能是在里面的各种肉刑和严刑峻法上。
“陈大人,御制大诰里乃是太祖皇帝用了洪武朝的各色案例来警戒官民,我让你看御制大诰,乃是那些案例极有价值,正所谓这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如今那些土豪劣绅奸猾胥吏勾结违法的手段何曾变化过,你把太祖皇帝的御制大诰给读熟了,下面的人又如何还能欺上瞒下。”
到最后,林河还是只能索性直接把话给挑明了说,这《御制大诰》其实就好比后世的刑法案例,大明朝的县令要是真把《御制大诰》给读透了的话,再怎么也不会被下面的胥吏给糊弄。
“原来如此,不曾想竟是我误会林先生了。”
陈松这时候才恍然大悟,看起来他真的是搞错了,想想也对,眼前这位谪仙一般的人物,怎么会赞同太祖皇帝那种动不动就杀人的暴君吗?
“我回去,便让人去搜罗一部御制大诰。”
陈松一边说着,一边也是有些头疼,《御制大诰》自从洪武朝后便被废弃不用且不说,朝廷里更是一意收缴清理民间的《御制大诰》,虽然这部《御制大诰》被废弃不用,但可不是被直接打倒,而是朝廷的官员们集体让大家一起遗忘,于是原本在洪武朝被印发了不知道多少册,一度家藏人诵的御制圣书四编《御制大诰》在民间已灰飞烟灭。
眼下估计也就一些藏书家那里可能还有些保存完整的《御制大诰》,关于这《御制大诰》,林河还是在项元汴的天籁阁里找到了一套原本,后世这套《御制大诰》早就只剩下残本,后人根本难以得窥探全貌。
林河倒是有幸得意拿来看了全本,其实刨除里面最后对于犯事官民那些听上去过于暴虐的刑罚外,这御制大诰可以说是结合案例和法条,把大明律给说得通俗直白易懂,说起来白话文这年头早就有了,御制大诰开篇里的序便是这般写的,“这文书各家见了呵,父母、妻子、兄弟、朋友,怎么劝诫,教休做这等恶人,合着天理仁心了行,却不好?有一等官人家,父母、妻子、兄弟一同害人,满家儿并无一个发仁心的。似这等全家儿坏了的,也好些个。这文书里说得明白,一件件开得分晓。若还再如此害军,便是自己犯了又犯一般,难说你不曾见文书,不知道,这文书又不是吏员话,又不是秀才文,怕不省得呵!我这般直直地说着,大的小的都要知道,贤的愚的都要省得。”
太祖皇帝写的这部《御制大诰》,便是百姓不识字,请个识字的念一遍,也是听得懂的,当时又鼓励百姓遇到官吏行不法之事,可以去南京上告,想想这样一部百姓都能懂的《御制大诰》,怎么能不叫那些官员们痛恨得咬牙切齿。
“陈大人,我那里倒是有一部御制大诰,改天我让人给您送一部过来。”
对于《御制大诰》,林河的兴趣一直都很大,在他看来这部《御制大诰》若是用得好,日后自然是对付大明朝那些官吏的大杀器,只不过眼下倒是可以先拿来来眼前这位秀水县令学习学习。
“那便多谢林先生了。”
陈松愣了愣,然后便应了下来,说起来他眼下确实是被林河勾起了对那御制大诰的兴趣,挺想知道这部“禁书”里到底写了什么内容。
两人又聊起了太祖皇帝的一些逸事,朱元璋作为大明的开国皇帝,在民间其实反倒是比在那些口口声声君父的读书人声望高多了。
“陈大人,我一直都是鼓励用大白话的,百姓们多少目不识丁,若是官府的告示还写得文绉绉,百姓又如何知道官府要他们做什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锦衣豪雄 最新章节第三百三十八章 秀水县儒学,网址:https://www.254y.com/138/138841/3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