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财富从何处来(2/2)
作品:《锦衣豪雄》贵公子,所以他也有市侩精明的一面。
“哦,惊仙你这开的学校可有什么讲究?”
项元汴被林河一句话就勾起了兴趣,他很想知道林河到底开的什么学校,竟然会教数学,而且还如此深奥。
见项元汴如自己所料一般,林河亦是慢条斯理地为项元汴讲起了自己要开的这所学校。
“墨林兄,我这所学校,主要还是为那些寒门子弟提供些安身立命的本事,外面那些社学也好,私塾也好,教的四书五经,我以为对那些贫家子弟其实没什么用处,毕竟举业艰难,嘉兴府又是科举强府,便是官宦世家的子弟,从小有名师教导,可有哪个敢说自己一定能高中进士。”
“惊仙说得不错,我当年痴迷术数,最后被父亲烧了所有的书籍,关在阁楼里苦读了三年,最后中了进士才得了自由。”
想起自己当年的举业之路,项元汴也不由深有感触,他中了进士后,辞官不做,回家后更是寄情于金石古玩书画山水,嘉兴府乃至江南诸多文会宴也都多有参与,而他最讨厌的便是谈论八股。
“是啊,如墨林兄这般天赋才情,举业尚且如此艰辛,那些寒门子弟又何必在科举这一棵树上吊死,最终蹉跎了岁月,被人骂做穷措大。”
听着林河说自己的学校,主要乃是传授各种实用知识,让那些寒门子弟能有一技之长,项元汴觉得林河这个人很有意思,换了一般人,有林河这样的学识,只会藏着掖着作为家传秘学,哪里会想到要广传天下,而且和林河要传授的那些知识来说,林河收取的学费简直微不足道。
“你这样办学校可赚不了多少钱?”
尽管身为名士,但是执掌项家多年的项元汴计算利益得失,成了他的本能。
“只要学校不亏本就行了,至于赚钱,我另有良法。”
林河见项元汴慢慢上套,却是故作神秘道。
“哦,惊仙有什么良法,可愿意教我?”
“墨林兄想知道,我自然愿意相告,不过我有个问题想先问问墨林兄?”
“你问就是!”
“墨林兄觉得,天下财富可有定数?”
“这个,应该是没有的吧?”
“那财富从何处来?”
“财富从何处来,让我想想,田亩所出,作坊里做的器物。”
听了项元汴的回答,林河就知道项元汴并不是那种传统的官绅地主,想想项家当铺在干质押典当的同时,还在搞借贷,就知道项元汴应该不大歧视商业。
“墨林兄,田亩所出终究有限,但是作坊里只要雇工足够,便能源源不断地做出成品贩卖……”
林河依然如同老样子那般给项元汴灌输了一些被他简化后改的面目全非的现代经济理论。
“打个比方,墨林兄你开了一家瓷器作坊,但是因为工人数量有限,每天只能生产一百件瓷器贩卖,但是如果你开了一家学校,也不教什么四书五经,而是教授学生烧制瓷器的本事,等他们毕业后,便要去你的瓷器作坊做工十年,这样你的瓷器作坊就能扩大规模,每天生产一千件瓷器甚至一万件瓷器。”
“惊仙你打算以后开作坊?”
“我是有打算,要开诸多的工厂,而不是作坊。”
“尤其是生丝产业,嘉兴府目前的生丝产业完全是在浪费资源,如果换我来做的话,就会先培养一群熟练的剿丝工和织布女工,然后统一收购各地农户的蚕茧,接着在工厂里生产为成品,只要我能稳定收购三年蚕茧,就能把那些靠囤积居奇投机倒把不事生产的游商全部打垮……”
林河就像一个熟练的推销员一样,在项元汴这个潜在的投资人面前,开始推销自己的工业园区概念,虽然所有的一切都停留在他的脑子里,但这不妨碍他把项元汴给忽悠瘸了。
上游产业,下游产业,产业链,集中化生产,劳动力,一个接着一个陌生的词语让项元汴开了眼界,他从来没想到有人对于经济有如此透彻的了解,哪怕他一开始完全不懂,可是当林河用嘉兴府目前的生丝产业做比方时,他就完全明白了过来。
本章已完成! 锦衣豪雄 最新章节第一百零四章 财富从何处来,网址:https://www.254y.com/138/138841/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