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天助我也(1/2)

作品:《大宋的帝国时代

58

这一天是八月十五,这一天是一年一度的中秋,所以这一天,理所当然会很热闹。

但这一天的杭州有些热闹过头了。

这句话不是李青说的,这句话不是思思说的,这句话是杭州的知州大人王有年说的。

王有年既然是知州,所以这杭州的治安秩序什么的,自然是他负责,所以八月中秋这一天,他可以算是杭州城里最忙的一个人了。

前几年他也很忙,但不至于忙到今天这般的焦头烂额,毕竟他是杭州名义上的一把手,只需统领,并不需要负责具体的管理和事务,所以,以前的中秋他只需在官府里发发号令就行了,更何况以前的权力大部分都被赵群架空了呢。

但今年的八月十五他却不得不亲自上阵了,人手实在不足,所有的差役都忙到了鸡飞狗跳,那赵群也不知因为什么,竟然破天荒的撂了挑子,什么都不管了。

其实要不是事出有因,再忙,也不至于连他堂堂的知州大人都要亲自出马。

这件事的缘由其实还是出在李青身上,所以知晓了事情的前因后果之后,王有年很是哭笑不得,也不知自己是该高兴呢,还是该恼火?

事情是这样的:

○○○○,↗.◎.n←et昨天晚上李青的那一首《明月几时有》自从被朗诵而出之后,立即迅速的、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在杭州城里传播开了。

李青与李频的才子之争早已经世人皆知,所以昨晚的诗会很多人都关注,当然,侧重点会有不同,有的是关注谁的才高,而有的其实大多数百姓都如此仅仅关注到底谁把谁比下去了。

当然还有的,关注的点只在这两个人的奇闻异事上,一句话,他们关注的,只是两个人的八卦!

所以虽然昨天晚上到达现场的人数虽然有限,但李频和李青的诗词还是很快就被有心之人传播了出去,很快就满城皆知了。

为了推广自己的声名,李频和李青都有暗暗的手段,比如昨晚,专门传播两个人的相关消息的人员就有几十甚至上百,别的不说,就连王有年自己也安排了人,专门把李青的诗抄写回去,所以昨天晚上的那些事流传很快。

然而,尽管很多人都想到了昨晚的诗一定会很快传开,但谁都没有料到竟然如此之快,很多人都还没有走出红园呢,家里的人就都开始热烈讨论起来了。

毫无疑问,之所以如此之快,原因有且只有一个,那就是李青的那首《明月几时有》。

听闻昨晚李青的诗作竟然是这样的一首,所有的杭州百姓包括不远千里从别处赶来的士子商人在这一点上,大家的反应都出奇的一致,都大跌眼镜、惊讶到了极点。

不过,回过神之后的反应却迅速分化了:一些人认为李青的老底终于是露出来了,这家伙沽名钓誉的本质终于被戳穿了,之前就有不少人怀疑他的那两首词是请人代笔,现在看来,那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了,没什么需要争议的。

但另外一些人却坚定的认为那李青不过是跟大家开玩笑而已,只不过是少年调皮的本性显露,这样的诗,就是农村里稍微聪明一些的娃娃都会作的,就算大字不识的农夫也许都能吟上一首,这怎么可能是李青的真实能力反映?就算最差的书生也能作一首比这好上百倍的诗词吧?所以,毫无疑问,这首诗,只不过是李青的戏谑之作罢了!

持这两种意见的人先是各自表达自己的证据和想法,但渐渐的,开始争吵了,随着争吵的渐渐升级,大家争论的焦点开始扩大,随后,有些脾气火爆的书生开始大声嚷嚷起来,甚至有的人开始大打出手。

而且,很奇怪的是参与这场争吵的不仅有士林之人,就连那些目不识丁的家伙,甚至地·痞流·氓什么的也加入了进来,后来,甚至有小道消息说连江湖中人也为了李青到底是不是江郎才尽而大打出手起来了。

所以这一日的杭州,很热闹,只不过这种热闹是知州王有年最不希望看到的。

所以,为了平息这种争吵甚至打架斗殴,这一日的王有年差一点累得像条死狗!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想,王有年却又暗暗得意:嘿嘿,你们现在才知道李青的厉害啊,老夫可是一个月前就领教过了。

因为李青是自己人,所以知州对于城里这场突兀而来的争吵甚至打闹,管理得并不怎么严厉,甚至时不时的,他还暗暗的推波助澜。

虽然他不明白李青为什么要这么做每一次问他,那家伙总是神棍一般的故作高深:王叔啊,天机不可泄露,知道吗但王有年明白,那家伙是希望自己越出名越好,所以,既然如此,那他为什么不帮他一把呢?

帮李青就是帮自己呀!

对于这一点,王有年的认识已经是越来越深了。

而且也越来越坚信。

所以这一天的热闹只怕可以载入杭州、乃至整个大宋的史册了。

是以,这一天,夕阳才刚刚落下,夜幕都还没有在这个世界里展露一点点痕迹呢,西湖之畔的红园就已经人山人海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宋的帝国时代 最新章节第58章 天助我也,网址:https://www.254y.com/92/9222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