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第一个卖蟋蟀罐的人(1/2)

作品:《盛唐巨商

吃过饭后,天色已经渐渐黑了下来,秦钺和李红便在黄蕴章和黄虎带领下,提着灯笼去了村后的一片庄稼地里捉蟋蟀,杏儿和毛娃都是半大孩子,自然也不肯留在家里,也屁颠屁颠地跟着来了。

黄蕴章本来是不打算参与这些孩子的事的,但因为喝了几碗米酒,忽然便来了兴致,自告奋勇地要来教秦钺他们怎么捉蟋蟀。黄蕴章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时候当然也没少干上房掏雀下河摸鱼和逮蝈蝈捉蟋蟀这种事,自然比秦钺他们更知道蟋蟀应该咋个捉法。

此时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不过时间已经来到了农历七月下旬,天上还有一弯下玄月挂在天上,夜色倒也没黑到伸手不见五指的程度。

乡下夏末秋初的夜晚虽然十分宁静,但满野都是秋虫的鸣叫之声。

老少六个人蹲在田垄之间,循着蟋蟀的叫声寻找。照亮的照亮,翻动土块的翻动土块,向蟋蟀洞中灌水的灌水,也不论好坏,见到蟋蟀就抓,不到两个时辰就连公带母捉了一百多只蟋蟀,当然大部分还是公蟋蟀。

为了不使蟋蟀互相残杀,秦钺让李红把蟋蟀都分装在了他们带来的一些蝈蝈笼、竹筒和网袋中。关于这一点,秦钺早有准备,他用粗麻布制作的网袋都是细条状的,而且每装入一只蟋蟀都会用线扎起来,这样就不用担心蟋蟀们互相撕咬了。

在黄家住了一夜,秦钺和李红第二天一早就返回了城里,黄虎也跟着他们一道回来了。

从这一天开始,秦钺、李红便和黄家人成了朋友,不但黄虎跟着秦钺他们一起做生意,黄蕴章和黄虎娘也经常带着黄杏和毛娃到秦钺和李红家中做客,黄虎娘娘还经常帮他们拆洗被褥料理些家务什么的,两家人好的就像一家人一样,当然这都是后话。

回到城里的第三天便是窑厂向秦钺交货的日子,秦钺第一批定制的是五十只养蟋蟀的蟋蟀罐和十只斗蟋蟀的蟋蟀盆,总共花了三百多钱,这几乎是他和李红的全部的积蓄了。

蟋蟀罐都是上好的青瓷和白瓷,每只蟋蟀罐都设计了漂亮的盒盖和透气孔,外面还画着花卉和蟋蟀。蟋蟀盆因为是用来斗蟋蟀用的,盆底不能太光滑,就采用了单面釉的陶罐。

当天上午,秦钺便和秦七郎在街上租赁了一辆马车,去西郊窑厂把蟋蟀罐和蟋蟀盆拉了回来。回到家中,秦钺又让李红带着黄虎去法洪寺向首座虚谷和尚借了一张旧条案,到了午时便和李红、秦七郎、黄虎一起去东市上卖蟋蟀了。

为了吸引眼球,秦钺还把一只特别伶俐的八哥带到了东市上。

虽然秦钺和李红前些日子一直在忙着卖蝈蝈,但也没有忘记利用闲暇时间调教他们养的那六只鸟。现在那些鸟都已开口话了,有两支八哥已经能好几句四个字的吉祥话了,最出色的还要那只绿色的鹦鹉,甚至已经能背诵整首的《关雎》了。

但秦钺并没有把那只鹦鹉带到集市上来,因为鹦鹉毕竟是比较名贵的鸟儿,集市上人多口杂,一旦让鹦鹉脏了口,那就卖不上大价钱了。奇货可居,他觉得既然那只鹦鹉如此出色,将来就必须卖给一个既识货地位又高还能出得起大价钱的买主,一般平头百姓即便是想看一看,那都是一种奢望。

秦钺带到集市上的这只八哥也很不错,不但会好几句四字成语,关键是还不怕人,即使从笼子里放出来也不会飞走。因为李红经常教八哥话给八哥喂食,这只八哥和李红特别亲近,经常在李红的肩头、头顶、手上跳来跳去,顽皮得就像一只精灵一样。

开市的鼓声还没有响起,四名少年人便抬着条案,用柳条筐抬着十几个盆盆罐罐,来到了东市上。秦钺和秦七郎先把条案摆好,又和李红、黄虎把养蟋蟀的瓷罐、竹筒、斗蟋蟀的陶罐摆在条案上,此时开市的鼓声也适时地敲响了。

摊子摆好后,秦钺便让李红把那只八哥从笼子里放了出来。

李红一边逗弄着手上的八哥,一边不无担心地问秦钺道:“三郎哥哥,你会有人买咱们的蟋蟀罐吗?要是他们只买咱们的蟋蟀,不买咱们得蟋蟀罐,那咱们花那么多钱定制的这些盆盆罐罐不就可惜了吗?”

秦钺笑道:“当初咱们刚开始卖蝈蝈时,你不是也担心没人要吗?可后来不是也卖得很好吗!红妹你就放心吧,我保证肯定会有人来买咱们的蟋蟀罐的!”

其实秦钺这么只不过是在给李红打气,同时也是给他自己打气,蟋蟀罐能不能顺利地卖出去,实际上连他自己也没有十足的把握。因为这毕竟是他头一次卖蟋蟀罐,也是整个大唐朝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人卖正规的蟋蟀罐,任何新鲜事物都需要一个接受过程,他也不知道眼前这个时代的人能不能接受蟋蟀罐这个新鲜玩意。可为了这个生意,他几乎把所有的钱都投了进去,他已经没有任何退路了,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否则他和李红就只能从操就业去大街上要饭了。

不过秦钺暂时还不用担心每天的吃喝用度,因为家里的米面还够他和李红、黄虎吃上十几天的,而且季节还没到下霜的时候,在卖蟋蟀和蟋蟀罐的同时,他和李红还能继续卖几天蝈蝈,单是卖蟋蟀和卖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盛唐巨商 最新章节第六十五章 第一个卖蟋蟀罐的人,网址:https://www.254y.com/8/881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