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亚洲最强军队对决(1/3)

作品:《日不落大中华

根据回来的侦察排排的禀报,知道了来地数国的联盟军没有分兵,而是聚集在一起直接向布哈拉城前行,联军的先头部队距离布哈拉城估计还有二十里地的距离泡-书_()

原来是联盟军也知道布哈拉城聚集着一百多万中华帝队的主力,他们在前面一战中消灭或屠杀了二十多万朝鲜胁从军士兵,但自身也损失了四、五万人,其中损失最大的就是打头阵的希瓦汗国和土库曼国的军队,波斯帝国、奥斯曼帝国和阿曼的大军都在两国大军的后面,明显是想逮便宜,希瓦汗国的国王阿布哈齐虽然心里暗恨,但是也是无奈,他无法指挥人家的部队,尤其是波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都是强国,人家的统帅根本就不鸟他

虽然心里暗恨,但是此时的阿布哈齐却也豪情万丈,他打定了主意,要一战打下布哈拉的布哈拉城堡,他会有先打下布哈拉这样的打算是可想而知的,因为他的国家距离布哈拉城最近,拿下这个城池,将来这个城池和周围大片的土地将都是他的,毕竟波斯与奥斯曼帝国都距离这里很远,奥斯曼帝国根本只是为了削弱中华帝国的军队,以减轻他们北方的军事压力,他们不是为了攻城占地,而波斯帝国距离布哈拉城也比较远,不如他近水楼台先得月,至于土库曼,他根本就不予考虑,土库曼的军力比他要弱,他还想着等打退中华帝队后,他将直接派兵扫平土库曼呢

布哈拉城看上去高大,但并非不可攻破守城之要,除了做好一切防御措施,备有足够的粮食和燃料,重要是做到内有坚守之兵,外有救援之军所谓无必救之军者,则无必守之城看到自己这一方联盟军队的强大,所以阿布哈齐也没有派斥候打探消息,他们并不知道中华帝国是否有援军,援军在哪里

不过中华帝国的援军再多,也不可能比现在在布哈拉的军队多了,所以他们的时间要抓紧,不然的话等中华帝国的援军军队支援布哈拉城后,到时候这个仗就不好打了,现在必须以优势兵力先拿下对方的布哈拉城

阿布哈齐由此决定,用最快的度与时间,拿下中华帝队的布哈拉城城布哈拉城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这个护城河比起水量充足的地方来说,是比较浅和窄的对于守城来说,护城河是十分重要的,一条大的护城河,可以让千军万马望而兴叹,解决的方法不是没有,但是太难了往往攻城的要先在敌军的箭雨下把这护城河填平了,才可以进行续一步的进攻凡居于高处或背靠山岭、又有良好水源的城堡叫“雄城”,非常难被攻克;凡居于低处,或两山之间,又或背靠谷地,水草不盛的叫“牝城”,只要有足够力量,一攻便破

也就是说,在目前来说,布哈拉城其实也不是那么难以攻破的,他们拥有二百一十多万大军有什么理由不胜呢唯一遗憾的是,攻城的话,希瓦汗国的精锐骑兵部队以及那波斯国的战象部队还有奥斯曼奴隶骆驼兵部队怕是用不上了,只能用步军攻城

联盟军开到布哈拉城外开始安营扎寨,营寨还没有扎好,阿布哈齐就对各国的统帅表示自己的意思:“本国王意于今日攻城,诸位元帅意下如何?”波斯元帅说道:“末将请国王陛下再缓两日”阿布哈齐听到后有些不悦,说道:“为什么?”波斯元帅说道:“国王陛下,我两盟军途跋涉行军匆匆,士兵们都很疲劳,现在还没有缓和过来,而且还要安营扎寨,都需要时间,这不是野战,而是攻城,攻城之战,讲的就是一个士气,士气盛,一鼓可以下也,士气不盛,期围城亦不能克万一久下不来,敌军反而会反攻我军,吃了大败,那就不好”阿布哈齐虽然不悦,但也不能说什么

土库曼元帅对波斯元帅道:“那尊敬的波斯元帅以为我们要休息几日?”波斯元帅道:“三日有三点,其一,可以让士兵们多多的休息,其二,可以多制攻城器具,其三,我大军压在敌军面前,也可以让敌军知我联盟军军威,到时会知道我军的厉害,而且心里畏惧我联盟军,从而向我军投降到时万一可以不战而胜,岂不美哉?”阿布哈齐嘴上虽然没有说话,但是心想道你身为波斯元帅,不思斩将夺军,而想着不胜而胜,天下有这好事么?你以为中华帝队是随便让你捏的么?老子变卖国库筹集粮草供给你们这么庞大的军队吃喝,已经快支持不住了,本来还想抢掠布哈拉汗国来补充补给,结果布哈拉汗国已经被中华帝国抢掠干净了,连人都不是被杀就是被掠夺走了,你们还想拖延时间,到时候我恐怕都供不上粮草了”

阿布哈齐只能与几位元帅好说歹说的才准备明天攻城,而且在商量后,为了解决粮草问题,波斯国和土库曼国的元帅也答应问国内调集粮草并且几人商量后,决定从明天开始,希瓦汗国与土库曼国的军队攻打布哈拉城,而波斯帝国、奥斯曼帝国和阿曼的军队攻打中华帝国倭人胁从军的营寨

第二天一早,阿布哈齐就要求发起总攻,各位元帅没有想到这位阿布哈齐国王的战意如此炽烈,看着其他四国的元帅,阿布哈齐道:“给位元帅,对于攻城各位准备好了么?”土库曼元帅上前一步道:“我国的军队战士们和攻城武器已经都准备好了”阿布哈齐看到波斯帝国元帅和奥斯曼帝国元帅没有说话,便对土库曼元帅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日不落大中华 最新章节第二百三十五章亚洲最强军队对决,网址:https://www.254y.com/64/64898/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