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燧发枪与李旦(2/3)

作品:《我的华娱开始的有点晚

,这种击发机构称之为撞击式燧发机,装有撞击式隧发机构的枪械称为撞击式燧发枪。

撞击式燧发枪大大简化了射击过程,提高了发火率和射击精度,使用方便,而且成本较低,便于大量生产。

但是这种火枪依然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弹簧击锤关节部分的机油会导致火药无法被击发,直到由1547年,被法国钟表匠马汉改进了击发结构位置,增加了保险装置之后,第一只真正意义上的燧发枪才正式问世,燧发枪最终定型,一直生产至19世纪。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然而就在欧洲普遍开始列装火绳枪的时候,在大明这个最早使用将火器列转部队的国家,却依然在使用以三眼铳为代表的的,点燃击发这种老旧的,不能主动掌握击发时间的火器,实际上已经落后时代。

明朝工匠不是没有创新精神,葡萄牙人将火绳枪带入明朝之后,嘉靖皇帝就下令仿制,等到三十七年(1558年),兵仗局就已经能够批量仿制,装备神机营。

但是这个装备新式火铳的任务,仿佛只是面子工作、政治任务一样,在装备了部分陆军之后,明帝国的火绳枪换装工作就此停滞。

但是等到万历二十年入朝参与平定倭乱,大名南北军的制式火器依然是300年前的三眼铳,以至于面对日军手中本土制造的铁炮毫无还手之力。

但是好在明军在初期吃了败仗之后,他们迅速吸取了教训,虽然我们在火枪上面比不上你们,但是我们有口径更大的大炮啊!

口径既正义在此刻初显峥嵘,利用数量庞大的火炮,明军一日破平壤,直接打的小西行长哭爹喊娘。

而明朝第一只真正意义上的燧发枪,直到明末(大约1630年左右)才被毕懋康设计出来,但是工序复杂,造价高昂,而且即便他真的制造出了便于量产的燧发枪,也救不了这个已经日薄西山的旧帝国了。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此刻秀家端详着这只西班牙式火铳,对着濑户家正问道“这样一杆新式铁炮多少钱?”

濑户家正回道“南蛮商人也不是很多,他们也才刚刚列转不久,对我出价是300两黄金一只”

300两黄金一只无疑太贵了,什么刚刚列转这种屁话秀家是一点都不愿意相信,随着1547年马汉发明出完美的铁炮之后,从法国开始就大面积的列装这种新式火枪。

等到17世纪中叶,这种武器已经遍布欧洲各国,此刻秀家手中这只火铳很有可能是西班牙在生产新式燧发枪后淘汰的旧货,被商人们稍微装饰一下后,卖给东方王公贵族哄骗傻子的“玩具。”

秀家甚至觉得,这杆枪全身上下值得300年黄金的,也只有那浑身贴着金箔,用黄金装饰花纹的枪托了。

秀家将这杆枪先放一边,心中还有很多疑问要去询问,但是现在殿内还有两个明国客人,秀家需要先进行处理,其他的问题可以等明国客人离开之后,单独向濑户家正询问。

于是秀家看向这两个明商问道“家正,介绍一下这两位是谁?”

濑户家正听闻秀家发问,赶忙说道“这位年轻者是李国助大人,是明国大商人李旦的儿子,这位年长者是他们的家老李忠国。”

随着濑户家正的介绍,两人分别和秀家见礼,秀家也向他们表示问候,不要觉得但是的明国人都是趾高气昂的,指着日本人就骂倭寇的存在。

这种人只存在受明廷宣传的社会底层,对于敢于在海禁时期公然违反《大明律》出海的海商各个都精着呢,深刻知道为人处世的道理,自然也清楚明朝的礼节。

濑户家正继续说道“去年,我想开拓明国商路时候,在九州以南被倭寇劫船,损失惨重,事后多亏李大人从中调和,才将我们的船只归还。”

“李大人听闻是西国宇喜多家的船队,特地派儿子和家老前来慰问,商讨海贸事宜。”

秀家听着濑户家正讲述了一遍来龙去脉,心中不由的感叹:真的是夭寿了,日本人的船队被倭寇劫了,最后还要一个明国人从中调和才能把船放了回来,这种事情你到明国去说说看,看看皇汉有几个信的,但是这恰恰是当时真实发生的事情。

甚至秀家觉得,最初这个打劫濑户家正的海盗,与眼前将他礼送回来的李家平怕不是一家人吧!

秀家听完之后,用吴语向李国助表示了感谢“此事多亏李大人帮助,才能保证我船只和船员安然返回。请您回去以后一定要代我向令尊表示感谢”

你国助没想到在日本还能听到家乡的语言,此刻大明的官话已经偏向北方语系,再也不是建国初的吴语,因此东亚各国普遍学习北方语系的发音,吴语已经变为地方方言。

“殿下还会吴语吗?”李国助有些惊讶的说道“听殿下口音,像是苏松话,这在日本可不多见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的华娱开始的有点晚 最新章节第126章 燧发枪与李旦,网址:https://www.254y.com/410/410538/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