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3章 内幕(2/3)

作品:《大明,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

了明军的伏击,加上起义军内部的叛徒,张献忠在这一战中损失惨重。

也是这一战,使得左良玉拥兵自重,逐渐强大了起来。

可能张献忠落下了不少财宝,最终都被左良玉给捡到,所以才可以在那么短的时间内招兵买马,成为荆楚之地的大军阀。

崇祯皇帝多次下令调动他北上,可都被左良玉给推辞了,甚至在北京城即将被攻破的时候,左良玉依旧无动于衷。

这个时候的左良玉,已经不太想归顺大明王朝了,至少是不想归顺崇祯皇帝了。

南明小王朝建立以后,左良玉没有拥立之功,更不听从弘光帝的调遣。

左良玉部长期盘踞在湖北地区,手下号称拥兵百万,估计十来万有战力的人马。

他一直没有表态支持弘光政权,后来在大家的劝慰下,勉强接受了这个现实。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但是他对马士英和四镇军阀是没有任何好感的,在李自成南下以后,左良玉甚至不敢跟大顺军交锋。

于是焚烧屠杀了武昌城以后,便带着军队东进,打出的口号是要清君侧……

左良玉想要清君侧是假的,不敢跟大顺军正面交锋倒是真的。

过去他号称带甲百万,现在看来手里最多十万能战人马。

左良玉认为自己压根就斗不过李自成,直接放弃了武昌城,但是他在临走前,居然无耻地将武昌城内的百姓杀了个干净。

这一招未免也太损了,他自己常年驻扎武昌,吃喝用度都是武昌人的赋税供给的,走之前还要杀光武昌百姓。

离开武昌以后,左良玉大军到达了九江地区,他胁迫当时的兵部侍郎袁继咸跟他一同前去清君侧。

同时命令自己的部下冲入了九江城,将好好的九江城毁于一旦,大肆放火杀戮,奸淫掳掠无恶不作,完全不像大明朝的正规军,比李自成的闯军还要像流贼。

袁继咸一味求死都被左良玉所救,可左良玉最终被袁继咸给骂死。

左良玉一直跟袁继咸解释,自己不想造反,也没打算推翻弘光朝廷,只是想要赶马士英下台而已。

可是袁继咸一直在想办法寻死,袁继咸想过切腹、跳河、上吊等各种极端的办法赴死,不过都被左良玉给拦住了。

九江城破后,袁继咸觉得自己没有脸面去见皇帝了,他再次想到的了自杀,结果又被手下人给劝阻了下来。

这个时候的袁继咸想到了当面去责备左良玉,因为之前左良玉一直跟他说自己没有造反的心思。

可是现在他的人马全都冲进了九江城,在城内滥杀无辜,这些可都是大明朝的百姓。

左良玉的这些行为确实有造反的迹象,可是袁继咸出来骂左良玉的时候,左良玉居然悲愤难当,当场吐血,不久之后便身亡了。

左良玉死了以后,为了防止兵变,麾下密不发丧,将左良玉的儿子左梦庚改立为大帅。

而左梦庚本人是没什么雄心壮志的,也不太理解他爹的想法,继续带兵往南京而来。

这件事引起了南京弘光朝廷的高度重视,马士英立刻吩咐刘良佐和黄得功部在兵部尚书阮大铖的指挥下,迎战左良玉的大军。

结果左梦庚领导下的左良玉大军,惨败给了南明的黄得功部……

这个时候的左梦庚不知道何去何从,在满清大军南下到了九江一带的时候,左梦庚带着十万大军居然投降了阿济格。

左良玉就是一个矛盾的综合体,他并不打算自立为皇帝,甚至给自己加封一个王爵的胆量都没有。

手握十几万雄兵,做事却如此畏首畏尾,是很难成功的。

他也不想听人家的指挥,他认为自己手握大军,实力雄厚,完全可以自己做主,就这么一直荡在这儿,高不成低不就。

不管是崇祯在任的时候,还是朱由崧时期,左良玉始终都保持这样的状态。

其实在乱世中表态不可怕,可怕的是什么态度都没有,最终导致十多万大军变成建奴屠杀袍泽的凶手……

朱慈烺听到左良玉屠杀武昌之后,来到九江,又开始抢掠九江百姓,刚好给他斩杀左良玉的正当理由。

他又问道:

“南京那些勋贵都在做什么?他们下辖卫所是否在进行土改?”

诚意伯刘孔昭闻言,不禁四下看了看,随后低声说道:

“陛下,他们确实在清查卫所土地,但并非全部,而是改变皇册上土地数量,可能在土改之后,他们自家土地还会有所增加……”

朱慈烺闻言,气的拳头紧握……

这时,周遇吉看到神武军和虎豹骑全部上岸,立即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明,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 最新章节第783章 内幕,网址:https://www.254y.com/406/406552/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