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击溃李通,再袭颍川(3/4)

作品:《三国之银狐

公里的样子,光去郾城就花了两天时间。

要知道沈晨的部队是经过严格训练的精锐之士,长途奔袭能力极为卓越,每日步行速度能维持在每小时四五公里,一天的极限可以走七八十公里,比司马懿奔袭孟达还快。

而现在速度慢了三四倍,由此可见兵力多起来,反倒并不是一件好事。因为这会让部队过于臃肿,且士兵素质不高,战意也比较差,还不如小股精锐来得强。

不过沈晨也知道,小股精锐只适合用于奇袭。比如邓艾偷袭阴平,李愬雪夜入蔡州,都是只带了三五千人而已。正面攻坚的话,还是需要大股部队。

这个时候夏侯渊和李典也终于知道了沈晨又玩了一处声东击西的战术,而且他居然配合刘备,在短短一日内斩满宠破李通,占据定颖。

因此他们连忙聚集兵力,回防临颍、濦强一带,保护许都正南方的安全,同时又让蔡阳与之汇合,共同防备许都。

蔡阳是曹操从官渡前线领了三千精锐之士,南下前往汝南准备进攻刘备的。

历史上他被刘备斩杀,曹操于是又派了曹仁过来,把刘备打败,最终刘备不得不逃回袁绍那里,然后以南联刘表之名前往南阳。

但如今蔡阳人还没到,满宠人就没了,李通也被击溃,他再去汝南就是送死,因此被调到了濦强,与李典一起驻防。

到七月九日,足足四天时间,刘备的大部队才抵达了召陵,此地位于濦强以南,离许都不足二百里,相当于后世的漯河市到许昌市,大概七十公里,换算成汉里则是一百七十五里。

军队抵达召陵之后,当天夜里沈晨就向刘备再次提出分兵的建议。

召陵县衙府邸。

关羽、张飞、赵云、太史慈、简雍、孙乾、糜竺、糜芳、士仁、刘琰、袁綝、夏侯纂等将领谋士济济一堂,陈到此时还只是个亲卫兵队长,在门口当守卫。

刘备以大汉左将军,豫州牧的职务高坐主位,关羽等人则坐在刘备的左手下方,沈晨不是他的手下,属于友军,因此与甘宁、沈弥、邓昭等将领坐在刘备的右手下方。因汉朝以右为尊,所以这是对客人的一种尊敬。

待大家坐定之后,沈晨才向刘备拱手说道:“玄德公,曹军集结于许都南方,此时后方空虚,我打算领兵北上,自颍阳过颖水,再破颍阴,杀奔许都,到时候夏侯渊等人必乱,公可犁庭扫穴,直捣许都!”

刘备皱眉道:“若是这样,到时候曹军必然会撤至许都,保护许昌城池,小先生岂不是危险了?”

沈晨笑道:“无妨,正所谓兵贵神速,我军将士日夜操练,可三日六百,六日千二。召陵至许都咫尺之遥,我军一日就能抵达,虽然北上去颍阳会绕些路,但最多两日就能到许都城下,所以曹军必然不会反应如此迅速。”

司马懿和夏侯渊已经算是三国比较顶尖的行军速度,但一个平均每天走四十多公里,一个走七十公里。沈晨比夏侯渊还要快,能打到每天走八十公里,虽然比不上后世我军的铁脚板,都在当时已是神速。

当然。

这种速度只能在河南、河北这类平原上,像川蜀、辽东、秦岭等山区,自然就不可能达到这种速度。

听闻沈晨的话,刘备关切问道:“确实可行否?”

沈晨答道:“三个月前我们就已经杀奔过许都一次,那次我们五日之内,先佯攻许都,又破叶县、昆阳、舞阳,然后北上直取许都,转战六百里,每日都要走一百余里路。”

虽说六百汉里,也就二百来公里。但五天时间内还得佯攻、打仗、设伏,平均每天走四十公里,这等行军速度已经让人非常吃惊。

厅内众人顿时惊呼连连,四目相对,纷纷觉得不可思议。

刘备肃然起敬道:“这件事我也听说了,当时只知道小先生打到了许都城外,曹操被迫连夜赶回许都防守,却是不知道这里面过程竟如此曲折。”

沈晨说道:“我也知道将士们很疲惫,但这亦是不得已而为之,敌人比我们强大,若是不想办法,如何才能挽救大汉江山呢?”

刘备点点头道:“小先生拳拳匡扶汉室之心,令人敬佩。好,我就听小先生之言,两日之后,不管小先生到没到许都,我都会开始进攻濦强,到时候即便不能打到许都去,也要为先生拖延敌军。”

“多谢玄德公。”

沈晨拜谢。

刘备虽然率领的部队臃肿,但他承担的风险也很大,要面对曹军的主力。

本身部队就不是什么精锐之士,再加上曹军会把注意力都放在他身上,稍不留神,就有可能被曹军击溃。

而沈晨只是小股部队绕后偷袭,在许都极为空虚的情况下,成功的概率非常大,因此可以说相比于敌后战场,刘备在正面战场的压力其实会更大。

于是在当日定下策略之后,沈晨就让士兵们先休息一日,到了七月十日这天,刘备军再次启程北上,准备包围濦强县,而沈晨则脱离了他的部队,先向西面往定陵方向而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三国之银狐 最新章节第一百三十八章 击溃李通,再袭颍川,网址:https://www.254y.com/322/322091/1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