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海港城团购记:洪承畴觉得朝廷不香了(3/3)

作品:《崇祯欠了我十亿两

还好。”中年环卫工回答道。

“一家八口人的吃穿用,赚的钱够家里开销么?”洪承畴又问。

“还行,吃饭一天两百多文就够了,衣服每年买两次,花个四十银元的样子,其他开销加起来,只要三十银元的样子,够用了。”中年环卫工道。

“这不够啊,老哥每年至少得二十多银元的亏空啊,这个亏空怎么填上?”洪承畴身后的幕僚略微一算,马上发现问题。

“好心人,居海港城不易啊……”中年环卫工抹起了眼泪,开始诉苦。

“够了,郑不饿,这几位是许家庄的贵客,你不要给海港城招黑了。”

刘三宝不得不插嘴一句,拆穿了这个又想骗取同情的郑不饿。

然后他在洪承畴面前,介绍了郑不饿家里的实际情况。

没错,作为环卫工,他的月收入确实只有十银元,属于低收入阶层。

但像这样的贫困户,每个月还有5银元的生活补助。

六个孩子全都上了学,在学校吃饭、住宿都是免费,学习好的有优等生补贴。

此外许家庄鼓励生育,孩子超过三个的家庭,每个孩子可以得到三块银元的生育补贴,即每月有18银元。

还有街道办对于这类的家庭,几乎每月都送一些油、米、肉过来。

加上偶尔会有一些外地的好心人上当捐助。

且贫民区虽然听起来不好听,但房价是海港城内最低的,高档住宅小区的房子至少要上千银元一套,但这里的房子两三百银元就能买地建好。

“贫民区这里的福利太多了,连一些有钱人都争着住进这里!”刘三宝透露出一个秘密道。

“这……”

洪承畴呆住了,目光又对上郑不饿那闪过狡黠的目光,顿时相信刘三宝所说的是真的。

明明是个贫困户,实际是个有钱人?

连扫地工人都能过上这么好的生活?平均每月的收入加起来有三十多银元,相当于大明七品知县的收入?

这……

洪承畴带着幕僚们,浑浑噩噩的出了贫民区。

下午去工业区,参观了板甲制造厂,才知道在标准化、流水线组装的生产模式下,一套22.5斤重半身板甲的生产成本,被压低到了6块银元,每天最多可生产出五百套,一年就是十几万套。

合金雁翎刀、斩马刀的生产成本更低,产量更加夸张!

对比大明的军工生产体系……算了,完全没有可比性。

傍晚,又马不停蹄的去了某个街道拘留所(许家庄没有监狱,罪犯一般是罚苦役或流放山东当矿工),刚好目睹了一起民事纠纷桉件的处理。

听到了一阵的求饶声。

看到一个身强体壮的大汉,正在给一个瘦弱男子磕头。

“大哥我错了,我错了,我给你磕头!”

“别去法院告我,我认罚,你让我干什么都行,只要你不告我,赔都少钱都行!”

“要不你打我一顿,不,打十顿都行!只要不让我留下桉底。”

看到这一幕。

洪承畴奇怪的问道:“为何这位壮汉要认错,我看那瘦小男子,并未受多少伤害,何至于跪地求饶的程度?”

刘三宝解释道:“许家庄的法律规定很简单,只要留了三次桉底的,就直接一票否决,驱逐出许家庄,送到山东去挖矿,这个叫王大山的壮汉欺负人惯了,已经留了两次桉底,如果这次不能得到受害人谅解,这一身的力气,只能用于挖矿了。”

洪承畴问:“三次桉底,一票否决?”

刘三宝道:“许家庄对那些屡教不改、怙恶不悛的,不管做下的是小恶大恶,只要达到三次,就送去山东挖矿,永远得不到赦免,不会再有改邪归正机会了,所以在海港城,现在连打架斗殴的都没有了,只有吵架后争着往地上一躺,求对方过来打自己,被打的绝不会还手,就这样也没什么人敢动手,这个王大山人太憨了,说不定是被挑衅到动了手,落下了把柄。”

洪承畴马上看到,那位瘦弱男子,勉强接受王大山的道歉,但掏尽衣兜,付出足足100银元的赔偿,这才成功和解。

而经过这次的教训,相信这个王大山体格再壮硕,也不敢再打任何人了。

这让洪承畴感到若有所思。

……

晚上。

回到新世纪酒店。

不知道怎么回事,只是参观了一天,只是看到许家庄海港城全貌的冰山数角,洪承畴心里就产生了一种感觉。

《大明第一臣》

那就是大明朝廷已经不香了、不太值得他去追随与效力的感觉。
本章已完成! 崇祯欠了我十亿两 最新章节第167章 海港城团购记:洪承畴觉得朝廷不香了,网址:https://www.254y.com/320/320597/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