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5 3000多位作者的SCI文章(求订阅)(1/2)

作品:《我有科研辅助系统

十月一号上午,放假前夕。

今年国庆假期还是如往常一般的掐头去尾,今天上午组会,下午收拾实验室,然后放假,十月七号下午收假上班。

材一218,简短的组会。

吴菲菲这周继续基于噻吩乙胺()有机间隔层的二维钙钛矿体系进行研究,主要制备了最优体系,也就是n值为4的器件,最高效率达到了9.70%。

同时,她利用恒温恒湿箱测试了二维器件的环境稳定性,表现比三维钙钛矿体系好了不少,但之前遇到的明显滞回现象仍然没有被解决,这将是她接下来研究的重点。

段云继续整理“钴纳米线掺杂基体热电材料”的工作,进度六成左右。

孙沃基于苯乙胺、正丁胺有机间隔层的二维钙钛矿标准体系,这周只做了一批器件,器件效率没有突破,仍然卡在8%出头。

不过他听了魏老师的意见,去拍了一组,发现不同处理方法得到的钙钛矿结晶照片有所差异,而且差异还是比较明显的。

如果要写文章的话,把分析重点放在形态学上,构建处理方法-形貌-器件性能之间的相互关联,大文章发不了,但一篇二区的小文章还是有机会的。

田晴这周没有做实验,她整理了一下包括、、22、、-4等材料的激子结合能、激子扩散距离数据,准备整理一篇文章出来。

这个工作的工作量不小,新意也是有的,但由于她这个工作偏物理口,投、这类偏材料、化学口的期刊都不好投。

最终,她和魏兴思讨论过后决定试着往的方向发展,那边还是会收一些偏向机理方面文章的。

而且,目前的实时影响因子已经超过了10,等到年底中科院分区结果出来,有大概率是一区的评级,要是投中了肯定不会亏。

陈婉清手上-4l的文章已经写好,昨天刚刚投出,目标期刊。

另外,学姐又被许秋安排了新的工作,她也在组会上和大家分享了一下:“我周三在蓝河那边制备了三种全溶液加工、半透明、刮涂、柔性、多彩器件,分别是……其中,10:-4l的体系最佳,效率达到6.17%……”

紧接着,许秋汇报了他另外一个工作的进展:“上周我带着莫文琳制备了一批不同电极厚度条件下的半透明器件,采用的策略是双层电极结构,也就是一层约1纳米的金,和9到19纳米的银,这样做的优点在于……”

“最终结果,总厚度在16纳米的薄层电极,器件效率可达10%以上,可见光平均透过率可达30%。”

“这个工作,我的思路是正文中放五张图片,分别为……”

魏兴思有些感慨许秋的工作效率,周一才刚刚提了个想法,周五实验结果就拿到了手,连文章架构也都已经规划完成了,怎一个快字了得。

拉稀都没有这么快。

当然,许秋两个工作进展能这么快,一方面是因为他本身执行力高,另一方面主要还是半透明器件这个方向的因素,表征测试相对简单一些。

显而易见,不同领域写文章、发文章的难度,需要的工作时间也不同,半透明器件这个细分方向就是比较省时间的。

因此科研工作者们之间在比较的时候,大多数情况都是同一个领域内部进行。

不然你一个做钙钛矿的,或者做石墨烯这种容易发文章的,去和一个做高能物理方面研究的,肯定是没办法比较的。

像高能物理方面,尤其是涉及大型的仪器,比如粒子对撞机之类的研究,可能需要几百上千人一起耗时几个月,甚至几年来开展一项研究。

比如,2010年,有一篇发表在上的文章,正文22页,其中12页都是作者和单位的名单,作者数量有3000多位,工作单位有184个……

他们一起在大型强子对撞机上用探测器记录的质子-质子碰撞的首次测量结果。

这也是目前为止发表的论文中作者最多的一篇。

这种实验都是连续不停测试的,许秋猜测他们应该是类似排班形式的进行测试,比如三班倒,四班倒,每组人负责测试几小时,一共有三千多人参与了测试,没办法区分谁的贡献更大,因此就把所有人的名字都直接列了上去。

人类社会越是发展,想要探索认知的边界也就越困难,越需要整合全体文明的力量。

在科研方向,已经很难出现曾经爱因斯坦、牛顿那个时代,一个人镇压整个领域的情况。

就算是单独的细分方向上,都是好多个课题组在百花齐放,团队合作、国际合作越来越重要。

韩嘉莹,3的工作已经收尾完成,目标期刊,打算今天下午投出,随着不断的练习,学妹现在写文章的速度也渐渐提上来了,两周的时间就爆肝出一篇rticle。

邬胜男,m-体系的文章已经投出,目标期刊。

这是首个对体系进行侧链修饰的文章,仅修改了侧链的位置,就把器件的性能从10%提升到12%。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有科研辅助系统 最新章节395 3000多位作者的SCI文章(求订阅),网址:https://www.254y.com/245/245959/3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