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1 怎么办呢,要不要改改数据?(求订阅)(1/3)

作品:《我有科研辅助系统

( ) 周三,许秋在魏兴思的《材料科学前沿讲座》课程上露了一面。

他和学生们打了声招呼后,就找了教室的一个角落坐下,打开电脑,继续撰写自己的文章。

这个课程的上课人数不多,只有寥寥七个人。

原因也很简单,《材料科学前沿讲座》是全英文的,从课件到授课都是用英文进行的,定位则是专业选修课。

哪怕是魔都综合大学,也很少有学生会主动选择英文授课的专业选修课。

一方面,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很好的英文基础,读、写的话还好一些,而听、说是大多数人的短板,毕竟英文不是第一官方语言,基本只有上英语课才会涉及到英文的听和说;

另一方面,就算英文的基础比较好,也完全可以听中文授课的选修课程嘛,没必要强行给自己增加难度。

选修魏兴思课程的学生,大多都是计划国外读研的学生,修读个全英文课程也算是提前适应一下。

另外,魏兴思在民间ga tool中显示是一个“b+无限”的老师,这也为他吸引了少部分的学生。

其实最开始,魏老师是按照他在漂亮国时被给分的习惯,即按照真实的成绩打分,后来被吴菲菲给劝了回去,选择了入乡随俗,变为了b+无限。

本来全英文课程就不容易被学生选,给分如果还差的话,就更没有学生来了。

而一旦一门课程的选课人数低于3人,那么这门课就有可能会被学校教务处强制取消。

每个老师每年都有一定的强制授课时间要求,要是课程被取消了,就需要开设新的课程,开设新的课程,就意味着要面临准备新的课件等一系列麻烦的事情。

晚上,材料系的新生再次齐聚在第三教学楼3208教室里,听老教授王少先进行“学术规范教育”的课程。

这门课程,简单来说就是为同学们科普什么是“学术不端”,什么是“学术不当”。

同样是院系领导旁听,辅导员掠阵,班长负责签到,许秋身旁坐着孙沃和莫文琳两位哼哈大将。

这次没有t,王少先拿着演讲稿,拖着长调:

“学术不端行为是指违反学术规范、学术道德的行为,国际上一般用来指捏造数据、篡改数据和剽窃三种行为。”

“首先是伪造,包括伪造数据、资料或结果,并予以记录或报道……”

“其次是篡改,包括在科研材料、设备或过程中作假,或者篡改、遗漏资料或结果,使科研记录不能准确地反映研究……”

“最后是剽窃,包括窃取他人的思想、方法、成果或文字而未给他人贡献以足够的说明……”

“尽管学术不端行为还有若干新的变种,如一稿多投、侵占学术成果、伪造学术履历等行为,但最主要最恶劣的有上述三种。”

台下的学生们听的昏昏欲睡,一方面是王少先催眠般的语气,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大多数人都是硕士新生,才刚刚踏入科研这条路,对于这种“大道理”心里其实都大概明白。

因此,多多少少都有些不以为然:“我怎么可能去故意伪造、篡改或剽窃呢?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他们有这样的想法也不奇怪,都还是萌新嘛,没有到考验他们的时候。

假如已经在科研道路上走过一段时间,就可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某魏姓课题组的许某,今年连发了n篇am、nc级别的顶刊……”

“25岁的曹某,这都已经发表5篇《自然》了……”

“同寝室的韩某,拿了国奖,有2块呢,我就只有一个基础的校级二等奖,才2100块……”

这时,他们或许就会转念一想:人和人之间的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我连个sci三区都发不了,要不要改改数据?

抑或者是这样的情况:

28岁的张某,就已经直接博导教授了,我35岁了连个副教授都评不上……

怎么办呢,要不要改改数据?

如果上面几种都是因为眼红或者贪欲诱导的,那下面这种情况:

博士四年级,已经延毕了一年,现在一篇sci三区文章都没有,再这样下去,第五年还是没文章,就要被退学了……

这种情况,这个博士生有可能是划水了四年,也有可能是努力过但客观上能力不足,就是出不了成果;

还有可能是运气不好,各种出意外,比如极端一点的,跟一个博导,那个博导就出事,然后四年换了四个导师,换了四个研究方向,都是做到一半就被迫放弃,自然没有成果产出。

当然,原因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博士生该怎么选择,要不要改改数据?

如果站在外人的角度,自然会毫不犹豫的做出选择:

不要改数据,怎么能改数据呢,我们要坚持……,弘扬……,抵制学术不端行为,维护学术圈的纯净……

但如果是当事人呢?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有科研辅助系统 最新章节381 怎么办呢,要不要改改数据?(求订阅),网址:https://www.254y.com/245/245959/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