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制样(1/2)

作品:《我有科研辅助系统

( ) 国庆的五天假期一晃而过。

在此期间,许秋文章的整体框架已经完成。

正文部分,现在就差两项比较重要的表征,透射电子显微镜tem,以及魔都光源测试gi,我们要准备一下样品。”

“我记得之前测试原子力显微镜afm的时候,直接拿电池器件测试就行了,”许秋道:

“tem的样品还需要特别准备吗?”

“afm测试的是薄膜表面,tem是透射,电子要穿透薄膜测试,因此不能有玻璃基底。”

“我明白了,就是要拿一层单独的薄膜去测试对吧。”

“没错,而且这个薄膜还厚度不能太厚,需要在微纳米级别,不然电子束无法穿透。”陈婉清道:

“不过我们有效层只有100纳米,倒是不用担心薄膜厚度的问题。”

该怎么制备tem的样品呢?

许秋没有急着查看系统影像,或是求助学姐,而是自主分析起来:

之前在张疆做合成时,将聚合物材料溶于氯仿或甲苯中,然后滴入甲醇溶剂中,倒是能形成聚合物薄膜。

不过,那厚度应该有毫米级别了,显然不可取。

大概率还是要用到旋涂的方法,得到纳米级别的薄膜。

只是旋涂肯定要用到基底的,那么问题便转换为“怎么将薄膜和基底分离”。

加热?

用镊子戳?

用水泡?

超声?

许秋绞尽脑汁思考了半天,还是想不出有什么手段能无损分离。

还是不要重复造轮子,看看别人的轮子长什么样子吧。

启动系统影像。

这方法好啊,居然还可以这样。

不过,这么巧妙的方法,八成不是学姐自己想出来的。

说八成应该是高估她了。

严谨点,九成九九?

“想什么呢?”陈婉清在他眼前晃了晃手,说道:

“和我去一趟领用处,测试tem需要用到铜网,用来放置样品薄膜的。”

……

领用完,返回实验室。

一盒铜网250块,50个装,平均一个5块钱。

许秋用镊子夹起一个铜网查看。

圆形的铜网,直径大概4毫米,非常小巧,而且很轻薄,稍微一用力就会弯曲。

陈婉清开始介绍操作,与系统影像中的基本一致。

先在干净的玻璃片上旋涂一层厚厚的edot,然后再旋涂一层有效层。

edot要涂的比平常制备器件时的更厚。

接着将玻璃片浸泡到水中。

edot是水溶性的,泡在水中,就会溶解。

上面的有效层不溶于水,当中间层edot溶于水后,有效层薄膜就会与下面的基片分离。

因为薄膜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它就会漂浮在水面上。

大部分的薄膜会蜷缩在一起,有少部分薄膜可以伸展开来,浮在水面上。

最后,用tem专用的铜网收集伸展开来的薄膜,得到单层薄膜样品。

“学姐,这是你自己想出来的方法吗?”

“当然……不是了,这是我和tem测试老师那边学来的。”

果然不出所料啊。

……

今天韩嘉莹没来,许秋没有小弟帮忙,只能亲力亲为。

先用低转速旋涂edot,再正常旋涂有效层。

陈婉清取出几个一次性e杯,将杯子拦腰剪开,留下浅浅的底部,然后每个杯子中加入一半容积的去离子水。

因为tem测试的是给体/受体共混薄膜的形貌,不需要测试单独聚合物薄膜的样品,所以样品数量不多,只有八个样品。

为了防止意外,每种还是要多做一个备份,因此一共要准备十六个样品。

像tem这样的设备,测试费用还是比较贵的,有的是按照测试时长算钱,也有的是按照样品个数。

化学系的这台是按照样品测试时长计算的。

学校里内部的测试价格相对较低,要是再外面专门的测试中心进行测试,可能三四个样品就要几千块的测试费。

因此,一般导师都是在学生在确定能出成果,或者其他必须测试的情况下,才会允许他们测tem。

除非是那种科研经费多的花不完的课题组,那就另当别论。

……

许秋将一片片玻璃基片正面朝上,小心放入e杯中,然后在e杯外侧用记号笔做好标记。

基片入水后,很快有了变化。

薄膜的边角处最先遇到水,朝上翻卷了起来。

过了一分钟,大多数的薄膜都已经脱离了基片,飘在水面上。

但是最大的那块薄膜,蜷缩在了一起。

许秋用尖头镊子挑动蜷缩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有科研辅助系统 最新章节第一百二十章 制样,网址:https://www.254y.com/245/245959/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