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4章 牺牲之说(1/2)

作品:《兴汉使命

刘正问起了石峰的选择,也想从中学习总结。

石峰倒是没有隐瞒,直接把灭杀山贼的经过讲述了一遍。他选择的理由很简单,就是代表天道消灭恶贼。

只不过刘正却问道:“石峰,你觉得你是惩恶扬善,就可以肆无忌惮的决定终结山贼的生命吗?”

石峰理直气壮的回答说:“当然!”

刘正再问:“可是你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天道是你能代表的吗?你凭什么认定自己的决定就是正确的呢?”

石峰无言以对。

刘正心里清楚,世间诸事之所以可以分出对错,是因为做出判断的人已经选择了阵营和立场。这种站队才是选择的基本前提。

石峰选择了站队普通百姓,自然就可以理直气壮的替天行道。

然而刘正却认为修道之人不应该过于狭隘。站在更高的层面看问题,才会发现判断对错的理由有些经不起推敲。

刘正直接给出了一个关于那群所谓的普通人的身份画面。

石峰瞠目结舌地问道:“不可能的,那个普通人怎么可能是导致民不聊生的贪官呢?”

刘正回答说:“石峰,这就是一个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手无寸铁的贪官,在直面山贼的时候是不折不扣的弱者。可是在面对更弱的百姓的时候,手无寸铁的贪官照样可以刮地三尺。你的行侠仗义行为,只是眼见为实的本能判断。你没有前知三百载,后知五百年的能力,却做出了枉断他人生死的决策。须知道: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被抹杀之后就没有挽回的余地了。”

石峰问道:“难道我的选择错了吗?”

刘正回答说:“你的选择没有错,只不过你的选择已经决定了你的立场。从因果阵营的角度考虑,直达天道的高度,你只不过是在逆天行事而已。其实你所认定的惩恶扬善,只不过是以一己好恶做出的判断而已。你可以无愧于心,可你不应该打着天道的名义认为自己的立场是公正的。”

每个人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所见所闻都只不过是冰山一角而已。盲人摸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以一己愚见认定大象的模样。

石峰灭了山贼,也就意味着选择与贪官同流合污。或许他的初衷是行侠仗义,可是山贼已经灭了,他就没有回头的余地了。

因果循环,报应不爽。石峰的行侠仗义,必将为山贼的死亡负责。

是以人在做,天在看。刘正知道作为修道者,就必须要尽可能的向天道无私靠拢。阳光普照大地,无论是大树,小草,还是野花,都可以做到一视同仁。

有人会觉得苍天不辨善恶的一视同仁,其实就是苍天无眼。其实在刘正看来,人为的站队决断,才是真正的不公平。

每个人的阅历都是有限的,其中某个人所认定的真相和正义,并不一定是其他人认定的真相和正义。甚至有可能这样狭隘的真相和正义,只不过是被动站队的棋子而已。

石峰灭了山贼,距离天道无私还有一段距离。可是选择了站队,就是决定了因果阵营。背靠大树的他,当然可以获得相应的阵营福利,同时也会直面站在对立面的敌人。

刘正的选择,是王道,是兼善天下的明证。

石峰的选择也是中规中矩,这是霸道的一种。侠以武犯禁,以一己之力替天行道。虽然失之偏颇,但也立场坚定。

石峰过后,便是张林。

张林的选择就是帮助山贼抢粮。

造化碑直接判定为第三。理由很简单,好事多磨。

石峰问道:“张林,你竟然选择了帮助山贼,你到底是怎么想的?”

张林反问道:“可以跟山贼针锋相对而不落下风,你认为是普通逃荒百姓拥有的实力吗?造化碑以造化为名,难道不是考验入试者的判断力与分析能力吗?”

只不过张林的选择依旧有一定的功利性,是以落了下乘。

毕竟因果阵营,有了人为因素之后就会复杂多变了。

张林有了分析和考虑,才选择了阵营。这是一种深思熟虑之后的趋利避害,从本质上来说是没有问题的。只不过张林选择站队山贼的一方,就与当前的大势相悖。

前途光明与否并不清楚,道路注定会曲折。比起站队普通百姓顺势而为的石峰,逆势而行的张林就该命运多舛了。

张林的选择属于抗争型,敢于逆大势而为,其实就是为了理想而舍身。

这也算是造化,张林的选择注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甚至会遭遇主流思想的围剿。只不过他的决定依旧很不错,至少可以获得一小部分志同道合的人的支持。

张林的名字,定格在了造化碑上。

袁璐紧随其后,造化碑开始回放。他的选择是各打50大板,直接将食物平分。

这样一来,山贼队不满意,普通百姓队也不满意。

好一场三方争霸,山贼和百姓居然联合在一起进攻袁璐。

袁璐很委屈,可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一番混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兴汉使命 最新章节第1624章 牺牲之说,网址:https://www.254y.com/223/223298/1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