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活在间谍的眼皮底下(1/3)

作品:《危险的航线

会议室里,官僚们和将军们都交头接耳的议论着,从他们的表情上看,他们对这架飞机还是喜欢的,毕竟现在的隐形飞机很少,而且都是美国开发的,美国人基本不出口这些隐形飞机。日本一直想采购f-22,美国很少向盟国出口最先进的武器,f-5快服役了30年,使用它的国家还不超过个国家,可见美国对高技术武器出口的管制。

目前美国的隐形侦察机x-45、x-47b都还在开发中,没有批量生产,如果日本能提前批量生产隐形飞机,一定能拿到出口定单,美国可能会小批量进口,以满足自己的需要,以色列和欧洲国家也会纷纷前来购买。能提高自己的军事科技能力,还能换来不少外汇,目前唯一的束缚就是宪法,日本目前宪法不允许出口武器,保守联盟新提出宪法修正案还未通过,不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一定能通过,出口武器可是个利润丰厚的行业。

参联会主席大岛纯是军方里的一号人物,现在其他将领问完问题之后,他开始说话“如果陆海空三支自卫队同时采购一种侦察机,那么采购量一定很大,但这样也有一个优点,那就是后勤保障简单,侦察机是通用型的,但生产它必须模块化建造才能同时满足三支自卫队的需要,如果它能尽快的生产出来,那就最好,你要用多少时间完成气动布局设计?”

因为大岛纯用英语说话,华显听的很明白,马上回答“我一个月内就能完成机身设计。希望飞行控制系统设计、动力系统、导航系统、侦察系统的设计时间可以加快,我不像让一架新的飞机装上老式的设备,合成孔径雷达、侧视照相机,红外照相机、红外探测器都最好用新的。我还希望尽快结束侦察机的设计,尽快把海上巡逻机设计出来。”

几个将军点点头,对他的工作态度很满意。他才来技术研究部一个月,就能拿出这么好的设计方案,高于任何一位日本设计师的工作效率。

装备局副局长兼飞机课课长武藤葵感觉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设计师,这么年轻就能完成重要的设计,看来以后是少不了和他打交道,说不定装备局要长期采购他设计的飞机,现在是自卫队大量换装新式飞机的时期。

武藤葵掌管着飞机采购大权,即使将军们喜欢这种飞机,如果他不同意,自卫队也难拥有这种飞机,他现在考虑的事情是这种飞机由那家公司生产合适,日本能生产飞机的公司很少,其中三菱重工和川崎重工是比较知名的。不过武藤葵想看看这个年轻人飞机制造有多少了解,想出个问题难一下这个设计师,他用英语问“你认为日本那个公司适合生产这种飞机?”

这问题根本难不住华显,他对日本飞机制造工业是有一定了解,很清楚日本没有一架公司能单独承包3代飞机制造,何况自己设计的是第4代飞机,他回答“可以按照f-2的制造模式进行,三菱重工、川崎重工、富士重工分别生产飞机机身,由三菱电机负责电子系统制造,最后由三菱重工组装,这样制造起来又快又好,发动机直接采购动用电气公司和普拉特·惠特尼公司的,如果没什么意外,半年就能服役。这架飞机不复杂,只是架放大的玩具飞机,如果不装程控系统那就更简单,整机测试中最麻烦的就是程控系统,‘全球鹰’测试程控系统至少摔掉2架。”

装备局局长松井寿知道华显是遥控飞机设计师出身,他为了让会议气氛轻松一些,就说“这不会是你设计的最大的遥控飞机吧?”松井寿深知日本缺乏侦察机,也知道本国航空工业落后,早就希望能采购到本国设计制造的无人机,不过最遗憾的是这个设计师不是日本培养的,也不是日本公民,这对世界科技第2强国来说,是莫大的讽刺,难道日本真的无人可用非要用外人,如果华显是本国人,那这架飞机看起来就更完美。幸好这个设计师来到日本,如果他在中国发展,那日本不就会每天被中国的隐形飞机侦察?那才是最可怕的事情,他想到这里,不由的冒出一头冷汗,还好,这个设计师就在他的面前,而不是在中国、韩国或者朝鲜。世界上总有那么多遗憾,堂堂科技大国居然没有几个著名的设计师,也不知道这第二科技强国的牌子是谁给日本挂起来的。

“目前要紧是设计出新的反潜机和远程巡航导弹,ssm-/2不是什么先进的导弹。另外大家要知道,现在设计的这个侦察机是战术侦察机,以后还要制造战略侦察机。”华显说完坐下来,等那些老朽继续问话。

防卫研究所所长广田义也是个军事专家,但他并没在军队服役过,是比较罕见的那种文职军事专家,他问“如果你能把这种飞机的设计风格继续下去,能不能短时间内设计出远程隐形巡航导弹和隐形战机?你清楚我们需要的不单是这一种飞机。如果你设计出隐形战斗机,那我国能否制造出来。”

“巡航导弹和无人机的原理很相似,设计它制造它不复杂,但战斗机太复杂,我学的不是有人驾驶飞机设计,如果让我承担部分设计还是可以的,但飞机制造商们的技术太一般,即使有了隐形飞机,雷达和发动机等关键部件也需要进口。”华显没客气,一句话就把日本科技大国的伪装给扒下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危险的航线 最新章节第七章 活在间谍的眼皮底下,网址:https://www.254y.com/2/21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