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内忧外患(1/2)

作品:《大燕贵公子

张家又次为张彦博的鲁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赔了十万两白银,这让张家元气大伤,只换回了只剩半条命的张进财,总算是将事压下去。

事了结之后,张修私下里狠狠地训斥了张彦博顿,说如果再去招惹那个李无常就把双打断。

吓的张彦博瑟瑟发抖,说不出任何反抗的话,心里对李无常的仇恨更深了。

李家,李无常当着所有人的面说要找钱管家的麻烦,李令武说他亲自理,不知道张氏说了什么,过了几天,钱管家就被发配到城外的庄子上去了。

张氏也算勉强混过去。

李令武将李无常拉倒边,说此事已经结束,不要再追究了,顺便告诫了李无常以后万勿如此冲动。

李无常见好就收,表示如果没有人主动招惹他,他就会比任何人都老实,心里却是乐开了花,这次既打击了张彦博,还给了张氏计软刀子。

这件事并不光彩,传出去对张李两家都不好,李令武和张修有默契,都刻意叮嘱自家人,管好自己的嘴巴。

所以此事并没有掀起多大的风浪。

另方面,大燕最近发生了很多大事,吸引了多数人的注意。

月上旬,刚回冀州的周胜组织兵三万,与契丹锐在安乐郡进行交战,大战四天,双方死伤无数,契丹人放弃安乐郡逃回契丹。

虽收回安乐郡,但安乐郡几乎被打穿,百姓离失所,十室九空,此战实难言胜。

大战之后,周胜麾下伤病无数,又有无数百姓等待救济,缺药少粮,周胜上奏,要朝廷尽快支援,契丹正在集结兵力准备第次夺取安乐郡,周胜若不及时增补新兵,补充粮草,到时候不仅安乐郡守不住,就连渔阳郡都会丢掉。

同时,冀州另边的北海王卢元恪率军和契丹高丽联军对峙于辽东城下,小规模战斗已发生无数,死伤惨重,卢元恪也上奏,需要大量支援,刻不容缓。

冀州形式越发严重。

除冀州外,扬州也遭外患。

自去年月起,扬州沿海带比如东海郡,江都郡,吴郡等地直遭受东洋倭寇的入侵,大燕水军疲软,战船不成规模,倭寇来去自如,打完就跑,地方官府根本没有办法,吴郡太守郑海就是死在倭寇的刀下。

扬州是大燕九州中最大的州,下辖四十多个郡,其中有十几个是沿海郡,多半成为倭寇的目标。

因倭寇原因,直是大燕最大赋税之地的扬州损失惨重,赋税大减,朝廷收入少了大块,大燕因战争和天灾,库去年支出巨大,又少了扬州这块的进项,只能勉强支撑,而冀州就像个无底洞般,马上就要入不敷出了。

旦后勤跟不上,冀州形势就可能要全面崩溃。

形势异常危急。

除了各种外患之外,大燕部也不稳。

去年雍州冀州梁州多地遭受旱灾雪灾侵袭,百姓离失所,落草为寇的不在少数,打劫富户,对抗官府。

官府从去年冬季开始就全力镇压,被打劫了的富户回过气来,自行组织势力追杀草寇,如此双管齐下。

时间血成河,引起了更大的反抗。

雍州的冯翊、上洛、北地、天水等郡都有大规模的暴动,冲击官府衙门,洗劫官仓,甚至杀人放火,残害民,已经形同造反。

朝廷终于为滥杀的行为付出代价。

面对如此忧外患,皇上在大朝会上大发雷霆,首先指责契丹高丽子野心,接下来指责官员办事不利,群乱民都压不下去。

发完通火之后,皇上询问百官对于冀州问题有何办法。

户部表示,朝廷已经没有多少钱了,无力支援,可否先行求和。

皇上当场发飙,把户部窦尚书骂了个狗血淋头。

大燕立百年有余,经历过的战争不计其数,开口求和的时候不是没有,但多半是战争双方势均力敌再打下去谁也没好的那种状况。

现在冀州明显于劣势,此时开口求和无异于投降,契丹和高丽绝对会在谈判中咬下大块肉来,以备下次入侵。

皇上发完飙之后,直接向太傅林庸问计。

林庸表示,冀州位置重要,也是大燕起家之,绝不能有任何闪失,定要全力支援北海王和周胜大将军,稳住形式。

户部银子不多,朝廷可以让富户捐纳,卖官爵筹饷。

百官被林太傅唬了跳。

富户捐资纳粟以得官衔的制度自古就有,但是后果多半很严重,会加剧吏治**,不是个好事。

林太傅解释,为了防止弊端,朝廷可以只给虚名,不给实权。

长安富户成群,多为没有地位的商人,饱受歧视,心十分渴望得到尊重,若知道能出资买官,就算是只有只有虚名,他们也会趋之若鹜。

如此来,既能迅速解开冀州之难,又能让富户归心,提升大燕凝聚力,朝廷只是付出了些虚衔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

皇上考了半晌,点头同意,让林庸全权理,定要在最快的时间凑齐银两粮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燕贵公子 最新章节第六十七章 内忧外患,网址:https://www.254y.com/108/10850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