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就章 安居(1/2)

作品:《武穆城

田原闭关期间宋青书听三位庄主介绍了武穆城以及武穆遗宝的一些情况,自然也少不了问些田原的近况。待他听田原将内力传给了花云,又不禁为自己的儿子担心不已。待听田原内功能够三月复员,又不禁将信将疑。又想到了自己的师祖张三丰真人,师祖修为就象是汪洋大海一样,深不可测,不知道师祖他究竟是达到了何种境界呢?想到这里,宋青书的思绪不禁从武穆城飘飞到了武当山上,想起了自己的父亲,想起了昔日在山上的无忧岁月。

田原与宋青书闲话家常,宋青书追忆往日的岁月,一时相顾无言,田原连忙把话题岔开,问道:“那武穆城现在的情况怎么样啊,我怎么看到那么多工人,又建了那么多的房子啊?”田原的问话将宋青书从遥远的思绪中拉了回来,他长叹了一口气,继续着武穆城的话题讲了下去。只听见他道:“武穆义庄的发展势头良好,各项工作都进展顺利。

首先,人员的安置。自武穆义庄招募流民至今,已有五个多月,四方流民纷纷前来依附,加上梁子岛的移民,现在整个义庄十四岁以上有完全劳动能力的人口大约三千人,这其中梁子岛移民和招募来的流民各占一半。至于十四岁以下没有劳动能力的少年、儿童则没有计算在内,但也初步统计出了数量,有八百多人。这三千劳动人口分成了二十个村,每村约一百五十人、四十至五十户不等,选一个精明强干的人做村长,进行统一管理。对于十四岁以上,没有亲人的单个人员,任其自由组合,三人归为一户,以便于管理。这一点主要是出于对梁子岛移民的考虑,他们中有数百年龄较大的单身汉,都在五十至六十岁之间,而招募的流民中这样的情况极少。

第二,由于抢播及时,义庄迎来了第一批收获。抢插的四千余亩晚稻喜获丰收,共收获稻谷六千余石。这些粮食还是收归义庄统一调配,加上原有的存粮,义庄再也不用为粮食而发愁,这些粮食足够度过明年青黄不接之时。何况在收起稻谷之后,义庄又整理出了四五千亩耕地,全都种上了麦子。

第三,安家分田。这是最为重要的事情,也是最难办好的事情。现在正值农闲,义庄上下男女老少齐动员,全都投身到建房工作中去。他们以村为单位,掀起了一股建房热潮。他们分工明确,年轻力壮的,起土砖、伐木料;年老年少的,送茶水、搞伙食,还能够帮忙和泥巴、做布瓦。这项工作关系到大家的切身利益,房屋建好是要分到各家各户的,所以大家工作的热情空前高涨。

房屋建造得很快,估计在年前,每家每户都能住上高大、宽敞的砖瓦房,若不是因为布瓦的烧制比较慢,这个日期还能提前。尽管只是几间土砖屋,但对于住惯了低矮、狭窝棚的梁子岛民和广大流民而言,也是莫大的奢侈了,好歹都有了自己的家啊。所以,虽然工作劳累,但大家的脸上全都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房子建好了,下一步就是分田地了,只有把田地牢牢的抓在了手中,他们才算是真正的安心了啊。三位庄主把督促建房的任务交给了田野和二十位村长,自己三人则带人投入到了义庄土地的丈量工作,并对各村的土地范围进行大致的划分。由于面积较大,任务较多,三人分头进行。田原出关之时,土地的丈量以及各村土地范围的划分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并对下一步田地的分配和管理工作达成了初步的意见。

经过丈量,除去董夏花庄子以前原有的土地不算,后来购买的两千余顷土地中,开垦出水田一万一千亩、耕地一万四千亩、用作农田灌溉的水塘约一千亩、山林约两千亩。另外,每个村子建村、建设房屋用地一百亩,二十个村就是两千亩。田地按人分配,每个十四岁以上的劳力分给田两亩、地三亩。土地归义庄所有,庄民只拥有土地的使用权,义庄三年不收地租,至于三年后收不收以及怎么收,待定。田原怎么听怎么觉得好像前世的包产到户一样,不禁感叹万分。

按义庄现有劳力三千人,共须分配水田六千亩、旱地九千亩,还节余田五千亩、地五千亩。这一万亩田地暂时由义庄持有,留待后来者。子女成长到十四岁,由义庄分配田地;儿子娶了媳妇,亦分给田地;相反,老人去世以及嫁女,皆要收回田地。义庄持有的未分配出去的田地,庄民皆可申请租种,按二十分之一收取地租。

至于耕牛、农具和种子,由义庄一次性发放到位,今后不再提供。耕牛三户共有一条,农具和种子分到各户。耕牛数量远远不够,一应骡、马、驴子,只要是能出力的,全都拉出去分给了庄户,饶是如此,周边的牛价仍是番了一倍。而土地堂街上的铁匠铺这段时间迎来了从未有过的好生意,日夜加班加点的打造农具。

除此之外,义庄要保持长期的稳定和发展,必须要有一个长远的规划,要能做到自给自足。岳武穆留下的黄金虽多,那也是属于国家的,如无必要他们是不打算再动用一分一毫。经与几位庄主商量,形成了如下几点意见:

首先,囤积粮食。粮食是保持稳定的关键,所谓家中有粮,心中不慌。义庄吃饭的人口多,每日耗费的粮食数目巨大。虽然义庄暂时不存在粮食问题,但难保不会出现灾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武穆城 最新章节第三十就章 安居,网址:https://www.254y.com/0/68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