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救人(1/2)

作品:《武穆城

张三丰沉吟半晌,道:“无忌,据你所那陈友谅也是杀害你七叔的元凶之一,青书虽有可恕之处,但你七叔也确实是因青书而死啊。”张无忌道:“青书现在这个样子,就算是救活过来也会武功尽失,容貌也难复旧观,以他骄傲的性格当真是生不如死了,他也算是受到了应有的惩罚。”张无忌又恨恨道:“倒是那陈友谅至今还逍遥法外,青书和七叔可以都是害在他的手上,我必杀陈友谅,为七叔报仇。”

一番谈话之后,张三丰沉重的心情放松了一些。他本在杀与不杀宋青书这个问题上徘徊,杀之有理,不杀为难啊。一代大宗师也因为自己徒弟的死搞得犹豫不决。听了张无忌的开解,他总算是勉强找到了一点不杀宋青书的理由,心里也好受了一些。

譬如一个人做错了事情,他总不会主动承认,就算是知道自己错了也会为自己找到各种理由开脱。这个时候若是有人在旁边劝解一下:“哎呀,你没错啊,要不是因为什么什么原因也不至如此啊。”那么这个人也一定会认为自己可能真的是没错了,是有什么原因的。

张三丰也有感情,他毕竟不是神。

其实张三丰又何尝不知道张无忌是在为自己不杀宋青书找理由呢?而张无忌又如何不明白张三丰知道自己是在为他找理由呢?但他就算心里知道也不得不努力的自圆其。

能够自圆其的就是道理。

张无忌在武当山上与张三丰等相聚了数日,直至宋青书的伤好得七七八八了,方偕同赵敏前赴濠州。

再宋青书在张无忌的悉心救治下,在鬼门关打了个转儿,又回来了。但他自知罪孽深重,无颜见张三丰、张无忌等人。加之他生性骄傲、自负,现在容貌武功尽毁,真比杀了他还难受。所以,虽然他有知觉,有意识,却不愿睁开眼睛讲一句话。直至张无忌下山之后,一日趁张三丰不在后山,自己挣扎着,跌跌撞撞的逃下山去。他还活着的事情知道的也不过张三丰、张无忌、宋远桥三人而已,宋远桥知道他没死也高兴不起来,也从未去探望过一回。武当山本就人迹罕至,是以,他逃下山去却也无人发现,武当山上一切如常。

宋青书一路浑浑噩噩,也不知道要到哪里去,有路就顺着路走,没路就踩出条路。困了倒头就睡;饿了找人讨点东西吃,没人的地方野果、草根也能充饥;渴了田间、水塘更是到处都有水。也不知道这样过了多少年,一日,他漂到一个村。村依山傍水,景色怡人,宋青书头脑中灵光一现,福至心灵,他决心不走了,就在此定居下来。

湖北武昌府内往南百余里有一个偏远的镇叫做土地堂。镇上有一座不知道何年何月修建的老土地庙,另外还有一个的驿站,因此四周的人口逐渐的向这里聚拢,就形成了一个镇。镇经过好些年的发展,才有了今天的规模,成为这方圆数十里的经济、贸易中心。镇本没有名字,因土地庙的缘故,不知道是谁就给镇取名叫做“土地堂”,“堂”即“庙”也,从此“土地堂”这个名儿就叫开了。

土地堂往南约莫十余里有一座山,叫做“仙人山”,山并不高,但景色秀丽,且树高林密,出产丰富,充满了灵气。在仙人山主峰之巅有一方大石,石高约两丈余,一丈见方,大石表面似人工打磨般极其平整,更为奇特的是大石正中竟然刻着纵横十九道线,居然是一绝好的天然棋盘。在大石南北两面各倚着一方略的大石块,倒象是两把天然的凳子。据故老相传,曾有仙人在此弈棋,于是,仙人山就因此而得名。仙人山脚下有一波大湖,这其实是梁子湖的一个湖汊,但是当地人都叫它“仙人湖”,却是因为仙人山而得名了。那梁子湖是湖北境内第一大湖,以盛产“武昌鱼”而出名。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刘禹锡《陋室铭》中的开篇两句可谓家喻户晓,就算是不知道《陋室铭》为何物、不知道刘禹锡为何人的人,也很少有不知道《陋室铭》中的这两句话的。“仙人山”不高,也没有什么名气,虽然山名为仙人,但是田家村的人谁也不知道山里面到底有没有住过仙人。同样,仙人湖里也没有龙显过灵,田家村的人倒是知道湖里面鱼很多。

田家村就坐落在仙人山脚、梁子湖畔。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田家村背靠青山、门迎绿水,资源条件可谓得天独厚。而且山色秀丽俊朗,湖光明媚清新,田间地头麦熟稻香,一到午时、傍晚炊烟袅袅升起环绕着村庄直向后山中飘去,远远望去的确如诗如画,仿若人间仙境一般。

时值洪武二年,天下方定,北方仍有战乱,安徽、江西等地大战过后几乎是十室九空,但湖北并不是战争的中心,没有受到太大的影

响。田家村更是由于地处偏远,完全没有感受到战争的纷扰,全村上下倒是人丁兴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这一日,平静的村里来了一个怪人,此人衣衫褴褛,蓬头垢面,胡子拉碴,脸上满是交错的疤痕,不出的狰狞和丑陋。以往也时有因躲避战乱而流落到此的外地人到村乞讨,但今天来的却是最丑的一个。而且他的行为很是奇怪,以往这样的人都是挨家挨户的讨了一点粮食就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武穆城 最新章节第三章 救人,网址:https://www.254y.com/0/681/3.html